唐寅和祝允明四目相对。
“不会吧。”唐寅摸了摸下巴,“不过我今天见他在书上涂涂写写,写的字缺胳膊断腿,但也略有笔锋,也不知他到底是识字还是不识字,难道那位老尚书喜欢这样奇怪的人。”
少东家耸了耸肩:“我就是与你们说一个最近扬州城最热门的八卦而已,说起来,这幅画你不题字,我只能给你十五两,扣了你欠我们的十两,诺,五两,你们回城的路费。”
唐伯虎神色不悦:“这画怎么才十五两,便是一百两也说得过去的。”
少东家示意管事收好画卷,慢条斯理说道:“若您唐大公子,真的成了四大才子,这剩下的八十五两,我亲自给您送去。”
祝允明一把拉住要理论的唐寅,无奈说道:“我们也早些回苏州吧。”
唐伯虎嗯了一声,眼尾一扫,凑过来说道:“我瞧扬州人也怪有趣的,你要不就在这里备考。”
祝允明不解地看着他:“这里人生地不熟,开销又大,自然是在家中舒服。”
唐伯虎摆了摆手,一本正经说道:“你瞧瞧你在苏州,从正月开始,先是去承天寺附近游玩,后又给继母父亲撰墓志铭,三月的时候,又被好友拉去郊区游山玩水,我知道的游记,你就写了三篇,伯康故去后你悲痛欲绝为他作画像赞,又带病作诗四首,如今出来散散心,何必着急回去,苏州亲朋好友太多了,这么热闹了,你哪里有心思备考③。”
祝允明睨了他一眼,一眼看穿他的小心思:“江小童瞧着可不太想和你说话。”
唐寅扇子一合,愤愤说道:“那是他没见识过我的厉害,今日整天围着你,你给人灌了什么迷魂汤,千字文难道我不会读吗,我要读给他听,他一脸嫌弃把我赶走了。”
“猫嫌狗厌。”祝允明直截了当评价道。
“可我们只剩下回乡的钱了?”他话锋一转,为难说道。
唐寅抬了抬下巴,理直气壮说道:“我画画养你啊。”
“只值十两啊。”少东家站在柜台前拨着算盘,大声拆台。
这边江芸芸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开了玛丽苏光环,留下了两个大才子为自己百思不得其解,兴冲冲地跑回家,刚一靠近小门,就看到门口陈墨荷提着一盏灯站在门口焦急看着。
陈墨荷远远看到背着书箱,倒腾个小短腿跑来的小孩,立刻迎了上去:“芸哥儿怎么这么晚回家,姨娘要急死了。”
江芸芸主动牵着她的手,不好意思说道:“去买了一本千字文,又碰到一个很厉害的人,多学了一会儿字,不小心忘了时间,下次一定早点回家,让你们担心了。”
陈墨荷提着灯笼走在前面,听得心都软了。
——我们芸哥儿真得好乖好乖啊!
“读书是好事,只是以后要找个人早点告诉我们,你这么小年纪,每天早起晚归的,我们都很担心的。”
她话锋一转,不悦说道:“乐水太不靠谱了,竟然丢下芸哥儿自己回家,不然也能报个信回来,我去问他,他竟然说你不乐意他跟着,他就回来了,真是好大的脾气。”
江芸芸小声说着:“他总是虎视眈眈盯着我,我不太喜欢。”
“一个仆役还敢盯着芸哥儿,真是好大的胆子,现在你说他一句他就自己跑回来,以后若是多说两句,还不是要骑在芸哥儿头上。”陈墨荷中气十足大骂着,“不知羞的东西。”
沿途不少仆役鬼鬼祟祟地躲在门口。
江芸芸笑说着:“乐山就不错,他就是今日休息了,才让乐水来的。”
“我瞧着他哥哥倒是个本分的,怎么有一个心比天高的贱蹄子弟弟,还以为自己是主子不成。”陈墨荷扫了一眼影影绰绰的人影,指桑骂槐,“这么多下作手段,也不怕丢了运气。”
江芸芸捏了捏她的手,转移话题:“你们都吃饭了吗?”
“等着你一起吃呢。”陈墨荷问道,“可是饿了?”
江芸芸摇头:“我刚才吃了糕点还不饿,以后我没早点回来,你们就早些吃饭。”
陈墨荷笑说着:“我们也不饿,就是想等你一起吃而已。”
“现在刚开始读书,课程比较松,我还能早些回来,但以后只会越来越晚。”江芸芸解释着,“你们不要饿坏了肚子。”
陈墨荷看她是越看越好,连忙哎哎了两声,也不知听进去了没有。
紫竹院门口高挂着两个灯笼,院子里人影晃荡。
这些人有江如琅送来的,也有曹蓁送来的,江芸芸合计了一下,让陈墨荷和周笙自己挑选,非常公平地各留下五个人,如今不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归陈墨荷管。
这些人暂时看不出私心,一个个低眉顺眼,见了人格外热情。
陈墨荷带着江芸芸刚穿过紫竹林,看门的嬷嬷见了人便殷切地迎了上去。
“我来帮芸哥儿拿书箱。”那人手比嘴快,就要给人摘下来。
江芸芸侧身避开:“我自己背。”
“好没规矩。”陈墨荷瞪眼,“读书人的东西,哪里要我们这些做粗人的碰,你且快些回去,把饭菜热一下,芸哥儿读了一天的书也是累了,少给他惹麻烦。”
那妈妈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讪讪地闭上嘴,面露不甘之色,却碍于陈墨荷的威严,又快步回去了。
“她们有给你们惹麻烦吗?”江芸芸见人走后,随口问道。
陈墨荷冷笑一声:“都是特意选的,这些人有坏心,但没坏胆,也没有脑子,我都看着呢,翻不出水来,不过有件事情,芸哥儿要考虑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