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646)+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掌书头也不抬说道:“一共五本,都在子部中,但都被借走了,最近的一本是昨日被借走的。”

江芸芸摸了摸鼻子,出师不利,怪倒霉的。

“那朱子的《情理精义》,还有吗?”

“一共三本,最后一本刚被借走。”掌书抬头,看也不看江芸芸,目光在早早被吸引过来的同学身上扫视着,最后落在其中一人身上,“在那位董天锡同窗身上。”

江芸芸的目光也顺势看了过去。

那个名叫董天锡的人被这么多看着,下意识躲在人群中。

“朱子曾经写过一篇,行宫便殿奏札,不知一层可有?”江芸芸收回视线,又问道。

掌书终于看向她。

他虽年迈,眼睛却还是精亮。

“这个在二层。”他冷淡说道,“你是新来的?”

江芸芸不好意思说道:“我还没入学。”

掌书的目光看向门口的门童,门童颔首说道:“山长的意思。”

“那《朱子语类》有吗?”江芸芸想了想,又问道。

掌书终于颔首:“有,在经部的第六个书架第三行的位置,若是没有弄乱,自左到右,第二十六本。”

江芸芸眼睛一亮,伸手作揖感谢。

门口的书童看了眼外面巨大的日晷,两刻钟还没到的时间。

不少人也好奇地悄摸摸跟过去,探头探脑袋看着。

江芸芸果不其然在掌书的指引下找到那本封面有些破旧,但内里还保存极好的书。

她不仅找到那本书,甚至很快就翻到那句话的出处。

“好快啊。”有人惊讶说道。

这句话虽然非常有名,但在这本书的位置上却不在前面,而是朱子在某一章的劝学中和弟子说的话。

《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和《论语》颇为相似,并没有特定的叙述,所以想要找到一句话在哪一张,只能是熟背于心。

“好厉害。”有人看向江芸芸的目光顿时敬畏起来。

“不过是一本朱子语类而已。”也有人不屑说道,“我也会背啊。”

“他这本可是咸淳二年的刻本,和我们看的成化九年陈炜刻本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大差不差而已。”

“他之前报的其余三本书你们都记下了吗?我有两本听着很陌生,书在哪啊,等我有空也去看看。”

“我只看过这一本,我以为只需要熟背这一本就好了。”

江芸芸从议论纷纷的人群中穿过,最后递到门童手中时,日晷才刚走了两刻。

竟只花了两刻的时间。

门童接过那本书也不多看,只是继续说道:“还请江公子随我去下一处地方。”

江芸芸叹气,就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只好背着小手,慢慢悠悠跟着他后面离开了,只是走到先贤书院时,突然听到头顶有点动静,下意识抬头去看,先是看到一角被快速抽走的衣摆,再仔细看去,就和一双圆滚滚的大眼睛对上了。

顾幺儿!!在屋顶!!!

江芸芸大吃一惊。

顾幺儿瞧她发现自己,露出一个灿烂的笑来。

江芸芸对他比划了一下,示意他赶紧走。

第一天就上墙翻瓦的,也太不给人书院面子,被抓了,那三人真是要连夜滚蛋了。

顾幺儿皱了皱鼻子,悄悄把脑袋缩回去了,继续紧紧跟着江芸芸走,灵活地像个小豹子。

江芸芸看得眼前一黑。

门童没有发现后面的小动静,等把人带到朱子祠前:“江公子上香吧。”

江芸芸收回视线,乖乖点了三柱清香。

头顶的顾幺儿站在人朱子像上,无聊地换只脚蹲,春日的风吹在脸上,暖洋洋的,他眯眼蹲着,只觉得这里的空气很舒服。

“朱子读书有六法,即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门童站在门口,冷静说道,“江公子能否写一篇策论来。”

江芸芸点头。

“论中还需点明六法原话。”

门童加了一层难度。

江芸芸还是面不改色点头。

“文中不能空谈。”

门童继续上难度。

江芸芸想了想还是点头。

门童见她神色镇定,也不多问,又带人引到内外交界处的一间凉亭内,凉亭内早已摆满了笔墨纸砚。

第二个考验来了。

“请吧。”门童伸手邀请道。

江芸芸坐在石凳上,并没有立马下笔屡思路,反而安静地坐着想着。

居敬持志出自——‘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也就是说,读书要有坚定志向,端正态度,且专心致志,“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循序渐进来自——‘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他曾分析出三种含义,第一是读书的次序,第二是持之以恒,第三是扎实知识。

熟读精思出自——‘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要求所读经史,切要反复精详,方能渐见旨趣。

虚心涵泳出自——‘看文字须是虚心,莫先立己意’,这是要求读书人‘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不要带着成见去读书,先看后想。

切己体察出自——‘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这是其中最重要的,要将圣人之言,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

着紧用力出自——‘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读书要宽严并进,要学会果断,不可犹豫不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