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芸芸平静说道:“人人都觉得无事,那就是有事的时候,福祸相依就是这个道理,而且我瞧着唐源人缘不好。”
“太嚣张了。”黎循传点评着。
“政治嘛,一向就是出其不意。”江芸芸敏锐说道,“我倒是觉得这次说不定还真的有大事。”
实在是大家的反应都太奇怪了。
江芸芸心中暗自想道。
若是唐源还能全身而退,那一开始他就不可能被弹劾。
这个案子甚至不会公开审理。
因为闹大了,势必不好收拾,也意味着这事一定要有个说得上话的亲信,甚至他本人谢罪。
黎循传也是今日被拉着匆匆跑了许多地方,闻言只是点头:“行,我信你。”
“那我们现在去哪里啊?”他又问。
江芸芸看了眼天色,拍了拍大腿:“该去找老师了!”
黎循传大惊:“还真是,好晚了。”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快步走着。
黎循传走到客栈门口时,突然说道:“你说,这事不和老师说会不会不太好啊。”
江芸芸义正言辞说道:“怎么能不和老师说呢!小小年纪翅膀硬了不成!老师最是看不得人受苦,一定能帮助陈二娘他们的。”
黎循传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呆呆看着她,一脸不解。
江芸芸大义凛然地看着他。
与此同时,两人背后突然传来一声冷笑声。
第一百零五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
顺天府落了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后, 微凉的寒意便迎面而来。
秋日是真的来了。
天际昏暗,不见曦光时,皇宫内却有零星的脚步声响起。
穿着红衣的小太监蹑手蹑脚走了过来,对着守门的小黄门问道:“爷有动静了嘛?”
穿着青素衣的小黄门连忙瞪大眼睛, 见是熟悉的人, 这才眼皮子耷拉了下来, 摆了摆手。
红衣太监点了点他的脑袋, 示意他警醒一些,然后把手中的盒子递了过去:“老祖宗昨夜熬夜练好的丹, 等爷醒了, 温水服用,内观半个时辰,期间千万不要有人来打扰。”
小黄门毕恭毕敬捧着那盒子, 连连点头。
小太监走了没多久, 外面就穿来动静之色。
那声音不算大, 但整个皇城却好似在此刻, 随着他的苏醒, 彻底清醒过来。
宫内, 朱祐樘疲惫地睁开眼,明明睡了一觉, 脸色却没有红润之色。
一侧的张皇后也跟着醒过来,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担忧说道:“陛下昨日被秋雷惊着了, 现在可还好?”
朱祐樘抹了一把脸,无奈说道:“让你也跟着受累了。”
“陛下怎么说这样的话。”张皇后忧心忡忡说道。
他刚坐起来, 帘子外就传来小黄门恭敬的声音。
“内官监掌印李广送来丹药, 陛下可要服用?”
朱祐樘神色微动。
张皇后却忍不住规劝道:“不若还是先用膳吧。”
朱祐樘拍了拍她的手, 笑说着:“梓童这就不懂了,丹药这等仙物就是要吸收天地灵气才最有功效,现在这个天色将明未明,正是修炼的好时机。”
张皇后欲言又止,却也没有再说话,只是眉心忧虑之色挥之不去。
这几年的时间陛下开始沉迷丹药,一月都要吃个三四粒。
很快,一盒丹药从帘子内递了进来。
朱祐樘打开盒子果不其然看到一颗黝黑丹药,随着盒子的打开,一股淡淡的丹药香味迎面而来。
“果然是好药,李广呢?”朱祐樘捏在手中,高兴问道。
“李掌印连夜炼制仙丹,今日大成后便直接在丹房小憩了,只他还一心挂念爷,特意吩咐小子们送药时一定要多说一句,温水服用,内观半个时辰。”
朱祐樘露出欣慰之色:“还是李广最贴心。”
张皇后见他服药后便开始打坐内观,心中微微叹气,绕着床尾走了出来。
“不可延误了早食。”
“若是阁老们有事,先去偏殿等着,不可懈怠。”
“瞧着这天是越来越冷了,陛下今日的衣物可都备了哪些,让我仔细看看。”
张皇后在隔壁内室有条不紊地吩咐着,随后又问道:“昨日雨下得颇大,皇儿可有醒来?”
宫娥春桃笑说道:“太子睡得极好,想来没一会儿就要过来找娘娘了。”
张皇后脸上露出笑来:“他倒是能吃能睡,一点也不折腾人。”
“太子如今就住在陛下寝宫,有神龙庇护,自然是平平安安长大的。”春桃为她梳着头发。
屋内已经烧上了炭火,窗户上的纸透出微微的亮,宫娥们沉默又有条不紊地穿行在宫殿内。
“宫外可有消息传来。”张皇后心不在焉地选择首饰,突然问道。
春桃手指微动,随后又继续梳头的动作:“还不曾,想来是天还没亮。”
张皇后眉宇间愁绪不减:“昨日守夜的太医也没回来?”
“现在宫门还未开,宫门开了,娘娘就能知道了。”春桃安慰着,“侯爷一定吉人自有天象,娘娘不必担忧。”
张皇后挑着手中的桃心,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
她很快就收拾好,扭头看了一眼层层帷幔下模糊身影,最后又叮嘱了几句小黄门,便也不在寝殿久留,朝着太子朱厚照所在的偏殿走去。
大门刚一打开,就感受到一股暖气扑面而来。
此时,乳母、丫鬟们正在给他换衣服。
十个月的小孩长得虎头虎脑的,带着一顶红红的虎头帽,见了人也只是睁着圆滚滚的眼珠子看着,然后露出一个大大的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