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340)+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乡试重在考察对四书五经的整体水准和自我阐释的水平,不仅考验学生的读书水平,更考验他能否在一众限制中脱颖而出,所以题目以典雅宏大、内容完整为主。④

乡试分三场进行,初场考四书义三道,每道两百字,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

第二场考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五道,诏、诰、表内科各一道。

第三场考试史策五道,三百字以上。⑤

其中又以第一天的考试最为重要。

第一场的出题与答题依据皆为以‘《四书》主朱子《集注》;经义主《诗》主朱子《集传》,《易》主程朱《传》、《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春秋》主左氏、公羊、穀梁、胡氏、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

永乐后又规定统一以《四书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为宗。⑤

也就是说上述的书都是考生必读书,也是最基础的书,因此衍生出来的注解数不胜数。

江芸芸现在设定的考试小月考就是按照这三天的考试内容来出题,自己出题也能巩固所学知识,算是双重复习。

众人出了卷子交换后,很快又开始做第一天考卷。

小月考没有限定三天时间,拿了卷子直接做,不像模拟考一样严格。

书房内只剩下窸窸窣窣的毛笔落在纸张上的声音。

日落黄昏时,徐叔激动过来:“考试时间定了!”

四人齐刷刷抬起头来。

“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徐叔说,“我们要赶紧去报名吧。”

乡试的考前准备工作和之前的一样,卷子上要写考生父祖三代姓名、籍贯、年龄及本人所习经书名称,最后再去南直隶的衙门里盖章。

这场考试也要找人担保,只是不再需要秉生,只要五人结具就好。

“我们就差一人了。”徐经回过神来说道,“等会问问唐伯虎有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公子不要担心,剩下那人我早早就找好了,就我们隔壁陈家的那个小公子,家里养了好几只猫的那个,他性格好,定然不会做坏事的,若是可以,你们今日就一起去报名,也好吃了安心丸,之后安心备考。”

四人对视一眼,随后齐齐扔下笔:“走。”

那个陈小公子也很快就来了,瞧着也二十来岁的样子,身子纤细,大夏天的衣服也不见清凉,但见了人只是温和笑着。

徐经和他认识,就负责寒暄起来。

五人一起来到应天府时,门口已经排满了人,连巡城的士兵也过来帮忙维持秩序。

“好多人啊。”江芸芸看着熙熙攘攘的人,吃惊说道。

这是她考了这么多场考试中见到的最多的考生。

“年年这么多秀才垒在一起,自然多。”祝枝山苦笑着,“只怕是越来越多了。”

“今年大概也要有两三千人。”徐经也跟着叹气。

“好多啊。”江芸芸惊讶说道,“那大概能录取多少人啊。”

“南直隶名额一百人。”那个陈小公子说道。

他大概身体不好,一路上咳嗽了好几次,令人十分担忧。

江芸芸在心底换算了一下录取率,发现竟然只有百分之三的录取率!

“这条路也太挤了点。”她低声慷慨着。

“是啊。”张灵也跟着说道,“也不知道今日我们五人,谁能考上。”

江芸芸出声安慰道:“一定都行的。”

排队中,有读书人不小心听到了,嘲笑着:“你们倒是自信。”

“还行!”四人异口同声说道。

格格不入的陈小公子惊讶地看着他们。

江芸芸咳嗽一声:“不能先自己否定自己,自信很重要。”

“我这么厉害,我怎么会考不上。”张灵面无表情说道。

“我今年读书这么辛苦,我要是考不上我真的要哭了。”徐经哭丧着脸。

“我年纪都这么大了,若是还没考上……”祝枝山叹气。

五人花钱踏入衙门,熟门熟路地重复着无数遍之前的步骤,花了半个多时辰才把事情都弄好。

每场考试需草卷、正卷纸各十二幅,卷首要写上考生姓名、年甲、籍贯、三代姓名和治经,之后印卷置簿,附写在缝上,用印钤记,并将印卷官姓名用长条印印于卷尾,然后把对半分的卷子还给考生。

一出来,江芸芸就看到唐伯虎在门口张望着。

“找我们?”江芸芸不解问道。

唐伯虎见了她,一把拉过来,低声说道:“那个诬告你的周柳芳你还记得吗?”

江芸芸点头:“怎么了?”

“他功名被革除了。”唐伯虎说。

江芸芸眼睛一亮。

唐伯虎脸上完全没有开心之色,声音反而低沉下来:“他爹娘从北京回南京的路上遇到海贼,全死了。”

江芸芸一怔。

“北京到南京的这条水路日夜有水军巡逻,怎么可能有水贼!”徐经惊讶说道。

“这事也太巧了。”祝枝山压了压眼皮子,“可别出幺蛾子。”

“哪位是从扬州来的江芸?”众人说话间,有衙役突然出现,对着人群大声喊道。

第九十一章

江芸芸跟着那个衙役在众人的注视下并没有直接从衙门前门进去, 反而跟着衙役绕了一圈,从后门入了内衙。

唐伯虎等人被拦在外面,只有顾仕隆非要挤进来,死死拉着江芸芸的手, 说什么也不放开。

情况僵持了一炷香, 眼看要有人围过来了, 衙役只好先退一步。

——瞧着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 应该不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