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232)+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检查的人粗暴地翻看着衣服和书箱,最后又在她身上仔细找了找看看有没有暗兜,甚至连鞋子都让她脱下,又散了头发。

检查比她想象中更严谨,却也不是她想象中的乱摸乱拍。

也许就像黎循传说得,扬州学风浓郁,大都不会特别下读书人的面子。

随着那人的逐渐深入的检查,江芸芸一颗心都要悬了起来,偏越是紧张脸上越是冷静。

那士兵虽未让她脱下最后的衣服,但还是连边边角角都摸过去检查,花了一炷香的时间,这才确定检查无误后,这才侧身放她进去。

陈冰看着她点了点头说道:“江芸,扬州江都人,府学廪生陈冰具保。”

江芸芸站在一侧慢条斯理穿好衣服,梳好头发,又把书箱整理好,这才抬脚踏入贡院。

江芸芸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还没开考,所以可以小范围内走动,她在一个水盆中打湿了帕子,仔细自己擦了擦桌子,然后才把东西一样样摆出来。

她安安静静地坐着,闭目小憩,和周围略显焦躁的其他人格格不入。

巡房的陆卓经过时也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

卯时过半,一阵敲锣声好似水波一样在整个贡院响起,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江芸芸睁开眼,那双漆黑的眼睛在此刻格外明亮。

“安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考试马上就来了。”维持秩序的卫长立刻大声说道。

整个贡院在忙碌之后,很快又陷入安静中。

天色终于亮了起来。

主考官陆卓站在上方说了几句劝勉的话,神色严肃,不苟言笑,随后敲了三声上方的磬钟。

声音悠长肃穆。

“开考。”

与此同时,所有士兵面朝考生,目不转睛地监考。

第六十三章

料峭东风破单衣, 春寒不比腊前时。

二月的扬州还带着凛冽的东风,悄无声息刮去,裸露在外面的皮肤便忍不住泛出小疙瘩。

江芸芸慢条斯理地搓着手,从手指到手腕一点点按过去, 直到皮肤微微泛红, 连着指尖都充血了, 整个手指才灵活起来。

一个高大的士兵提着一个木板, 站在甲字房的前面,牌子正面写着这次的考题, 为了顾忌看不清字的人, 边上有一个声音洪亮的人正念着今日的考题。

她抄好题目没多久,那两人便去了乙号房,还是重复刚才的动作, 每个号房停留不会超过半炷香。

今日考的是四书文两篇, 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四书出的题目一长一短, 内容乍一看是中规中矩的, 完全符合老师说的性格古板。

五言六韵试帖诗则是一个‘春’字, 韵脚为‘青’, 也是一个并不出挑的考题。

老师之前说过,文题自来就有大题小题之分。

乡会试出大题, 语句较为整齐,又或者是截搭题。

院试之前则是小题,纤佻琐碎, 字数格外少,最少的曾只有一个字, 也有二字三四字。

这次县试的第一道题就是小题, 且只有两个字——知仁①。

这里的考点最重要的需要明白这两个字出自哪里。

这其实是最难得, 也是作为科举第一步的县试的第一道问路石,

——四书你到底有没有倒背如流。

这两个字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尤其是仁字,是孔子的中心思想。

江芸芸仔细想了想,很快就排出这两个字的出处。

第一道题来自《论语·雍也》篇中的——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这句话表达的是论语中最主要的一个思想——仁。

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②

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②

程子对此注解为:“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又曰:先难,克己也,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②

吕氏注解为:“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②

若是寻常人破题,十有八九会直接围绕智、仁两方面,又或者会有人找到这句话的出处,打算另辟蹊径从敬畏鬼神这方面去入手。

江芸芸却想起这位考官的性格,不可能太过出挑,便打算以明破的办法进行开题。

——惟知仁之事与心,而各得其所专及者。

这个一个讨巧且精细的破题,直接点名知仁两字,从而引出得到这两样东西后,又会得到成功和专心。

第二段她又直接点出‘盖鬼神亦义之存、获亦难之验,而所务所先不存焉,此为知之事与心欤?’,用来切回这道题目的主旨,既切题又点了一下鬼神的存在。

江芸芸开始在稿纸上飞快打出框架,然后用字句填进去,很快就写出一篇骨肉丰满的文章。

连着做了三个月的考前冲刺训练,她的脑子一触及题目,脑海里就浮现出许多思考,各类句子不断在脑海中浮现,她只需要攫取最符合,最贴合这个考官胃口的答案。

她洋洋洒洒打好第一篇四书文的草稿,又仔细打磨了词句韵律,最后才一笔一划誊抄在卷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