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镇定地转移话题:“宗藩条例初稿拟好了,二殿下要看看嘛。”
朱厚炜还是个乖小孩,一听是自己的工作便点头说道:“拿来我看看吧。”
江芸芸从折子里抽出一本蓝皮书,递了过去。
朱厚炜一看就忍不住皱眉,小心翼翼看了江芸芸一眼,随后不高兴说道:“怎么这些处罚限制把亲王也都算进去了,那我以后不是没钱了,那我以后怎么好好吃饭啊。”
按常理,若是朱厚炜就藩,那就是亲王。
江芸芸笑说着:“您在仔细看看,您是张太后所生,是嫡系,自然是有钱的亲王那一类。”
“那我以后的小孩呢?”朱厚炜又皱着眉头问道。
“若是王妃所生,也是嫡系,那就根据太祖高皇帝所设想的,一代代传下去。”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
“那我要是没生男孩呢?”朱厚照又问。
“男女都可袭爵,一定要保证嫡系血脉稳固传承,微臣查过了,不少藩王都没有嫡系男孩,但若是断了血脉,那不是对不起高皇帝的设想,女孩若是好好教导也能安邦定国,只要能把这份荣誉稳定下去,那自然是极好的。”江芸芸义正言辞说道。
朱厚炜啊了一声,继续看了下去:“那不是王妃生的小孩,以后就不当皇亲吗?那不是也要饿肚子了”
“实非微臣不愿,但国家财政实在支付起这么大的支出,如今不是也有不少藩王饿着肚子,微臣看了那些声泪俱下的折子也忍不住忧心,更想为他们寻一条生路,让太祖的愿望可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庶出可以传承三代,那庶出的嫡子呢?”朱厚炜又问。
“都是庶出了,哪来的嫡子,自来香火不是只有一脉吗?庶出可以传承三代,只要三代之内能有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难道国家还会亏待了这些人吗?”
朱厚炜似懂非懂,但到底没这么快下结论,把折子一揣:“我回去好好看了。”
“二殿下一定要仔仔细细地看,若是有哪里不满意,要和微臣说。”江芸芸和颜悦色把人赶走。
朱厚炜胡乱应了一声,只是等走出大门,突然回过神来。
——不对啊,我来这里不是干活的!
—— ——
朝廷因为给二皇子选妃过于胡闹的事情,闹了好一会儿,但有些人在无意得知二殿下也闹着不想成婚后,吓得魂飞魄散。
——这两兄弟什么毛病。
“我是觉得抓紧时间给他成婚的,免得他抓紧时间跑了。”又某一日,陛下当着王鏊面,故作无意说道。
消息也不知怎么传了出去,众人一听,有道理啊,这一选妃又要耽误大半年呢,二殿下的性格也太跳脱了,可别真跑了。
等朱厚炜从宗藩条例里抬起头来时发现,天塌!
他一时间又气又急,不知是先处理自己捏着手里的藩王意见,还是先消灭他哥那张可恶的嘴脸。
最终,张太后病了好几年终于痊愈,开始张罗着给二殿下选妃。
朱厚照这混小子没一句话中听的,但有一句说的对——总不能绝了我老爹的后了吧!
江芸芸更是敏锐,老早发现情况不对,一扭头,跑去处理祥瑞异变了。
——说是河南林县有一头牛生下一只麒麟,她去看看怎么个回事。
朱厚炜两眼一睁,发现左右都是敌人,哭都哭不出来,只能垂死挣扎,每日都去找他哥去哭。
不去找他娘是因为他娘宫里现在全是秀女,他不敢过去。
朱厚照一边看着江西递来的折子,一边心不在焉地哄着小孩,非常敷衍。
宫内宫外一起热闹,日子就来到了过年前后。
江芸芸赶在年前最后几日回来,惊讶发现发现朱厚炜的正妃选好了。
“说是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一位举人的女儿,之前进宫时已经十九了,本来是错过了,幸好当年扩大年龄到二十了,便又被选上来了,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听说都二十四了。”张道长速来八卦通,在江芸芸耳边念个不停。
“大五岁呢,太后一开始都没把她放在候选名单里的,但据说这个夏姑娘性格温柔,某一次二殿下不小心见了,结果就一眼喜欢上了。”
江芸芸一听来了兴趣:“一见钟情!一开始不是很抗拒嘛。”
张道长挤眉弄眼:“据说此女容貌翘楚,又是书香门第,故而学问也极好。”
江芸芸和他对视一眼,随后了然点头。
“那什么时候成婚?”江芸芸又问。
“太后怕年纪太大了,不好生养,故而打算再找几个侧妃,谁知道二殿下念叨着什么嫡嫡庶庶的事情,死都不肯要,还说了先帝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事,太后大概也是心有所感,所以这次只要了一个正妃。”
江芸芸眼睛微微一亮。
——宗藩条例有戏!
第五百二十二章
宗藩条例的本质是让减少吃国家国库的藩王数量。
这份条例脱胎于推恩令的设想, 但推恩令的推行有三大要素促成,第一是当时的诸侯王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势力,是内部不稳定的因素;第二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百姓无处可走,社会动荡不安;第三则是匈奴不断入侵,导致边境事端不断,外部力量强大。
后两者颇为相似, 但第一条却略有不同,但这也意味着明朝的藩王更好拿捏, 因为在前几次削藩后,全部藩王都没有护卫队,在地方上也没有太多的影响力, 但藩王的角色本就意味着高人一等,故而他们在当地为非作歹的频率非常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