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668)+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江芸芸自然是点头应下,随后把手中的折子递过去:“年前盘点过国库剩余开支,去年各地受灾,浙江刚结束兵乱,所以税赋并不充裕,蒙古人自来又喜欢胡吃海喝,所以要一开始就定下规矩。”

丁凤好奇接过去一看,随后震惊:“一人一天一顿一百文,这,听上去有些小家子气了。”

“那些蒙古人每次都像是饿了三天来京城进货的一样。”江芸芸解释道,“我之前在兰州施行过,很有用,他们也会克制一些,至少脱脱卜花应该是明白我这个规矩的。”

“是不是瞧着有些少了。”丁凤犹豫说道,“那些都是壮汉……”

“那就自己花钱去吃点好的,而且一天一顿一百文,如今京城四十文一斤生米;一只鹅一百五余文;鸭近二十文;鸡十余文;猪肉每斤十余文;牛肉每斤八文,怎么不够吃。”江芸芸显然对物价也是非常领情的,一笔笔算下来,也确实是够了。

“也算一个下马威。”刘大夏想了想,点头说道,“每次招待给这些蒙古人都会有很多浪费,现在限制了未必不好,就先这样吧。”

“若是他们不听呢?”丁凤还是犹豫。

“是来做事的,不是来撒泼的,每日按人头拨给这么多钱。”刘大夏冷冷说道,“再胡闹,蒙古人的诚意也就有待商榷了。”

江芸芸施施然点头。

丁凤见主官都如此说,便也跟着点了点头:“那我就这么拿去办了,也和会同馆的人说一下,通个气。”

“辛苦了。”刘大夏说。

江芸芸起身目送他离开。

等人走后,屋内只剩下两人。

回京后,江芸芸还没单独见过刘大夏呢,刘大夏对她也一直淡淡的,不过他以前对江芸也是这个态度,所以江芸芸一时分不清他现在到底是什么态度。

“昨日你和宾之一唱一和,我还以为你们要做什么大事呢。”刘大夏先一步开口说道。

江芸芸万万没想到刘大夏这么警觉,但面上只是哎了一声,不好意思说道:“就是瞧见了,见不得这样的事情,一场科举就这么被人弄坏了。”

刘大夏沉默,随后无声摇了摇头:“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江芸芸应下。

“内廷的那些太监自来是可恨的,我听闻你和那个叫冯三的交往过密?”刘大夏又严肃质问道。

江芸芸缓缓摇头:“就是以前认识。”

“少于他们交往,都是一群包藏祸心的小人,这些年到处霍乱朝政,为祸百姓,逼走了多少官员。”刘大夏一脸厌恶,随后又说道,“你本就身上很多是非,沾了他们,对你清名有碍。”

江芸芸还是点头应下。

刘大夏也跟着无话可说。

他已经七十一了,虽身体还算硬朗,但面容依然衰老,板着脸不说话时,脸上的皱纹深刻繁多,瞧着是个严厉,不苟言笑的人。

“师兄,你看好这次开边贸的事情吗?”江芸芸另起话题说道。

刘大夏仔细想了想,随后摇了摇头:“我看过你在蒙古的边贸政策,小范围内并无问题,但若是推行到九边怕是非更多,自来贸易最容易出岔子,钱财动人心,兰州之前有你才安稳了这几年,但你这一走……”

他顿了顿,却没有继续说下去,反而又说道:“但边境多乱,百姓多艰,国库也空虚,若和太·祖太·宗一般能打出去,还能换几年安稳日子,如今却是不行了,我们不得不另谋他路,也许你的办法有用,能保边境多年太平,也许你这办法没用,未来会让你遗臭万年。”

江芸芸坐在椅子上沉默,日光明明落不进屋内,却也照出几分亮堂。

“总不能畏惧未来,就止步不前,我们高居京城,安然无恙,却放任边境百姓,提心吊胆,为公为私,都难以接受。”

刘大夏听着这话有些恍惚,微微侧首,看向自己多年不见的小师妹。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印象中的人长高了,变瘦了,甚至从男人变成了女人,但那种亭亭而立,渊渟岳峙的感觉却一直没有变。

多年前的下雪天,她站在廊檐下,笼着袖子,面容稚嫩,眼色却又格外平静温和,再后来在京城,她已然长大,却还是生机勃勃,指顾从容,再然后便是他被召回京,年轻的小状元已有了万人难敌的气势,再再是如今,她反而温和沉静了许多,可昨日猛地发难,却又让人隐隐能察觉到她的雷厉风行。

刘大夏叹气,冷冽的面容微微温和起来:“是,你说得对,其归,后起有你,总是令人欣慰。”

她一直都是如此的,也算不负老师多年教诲。

—— ——

四月二十,蒙古人的队伍在城门口就能远远看到不远处的尘土飞扬。

兵部只派了侍郎丁凤来,会同馆倒是来了不少会蒙古语的人,江芸芸还见到了眼前在国子监的熟人。

“来了。”有人低声说道,很快人群就窸窸窣窣的热闹起来。

江芸芸站在最前面,看着前方被蒙古侍卫团团包围的女人。

脱脱卜花·娜仁依旧是那身华丽的打扮,许多年前初见,她的强势外放尖锐,好似刀锋一样刺眼,现在再见,她依旧气势惊人,却好似被包裹上一层斯文的皮囊,眉眼间安静沉稳。

两人的视线早早就撞在一起,随后那匹高头大马穿过护卫队,越过人群,最后站在江芸芸面前。

强壮蒙古女人低下头,微微一笑,用蒙古语打了一个招呼。

江芸芸同样笑着用官话答着:“好久不见,伟大的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