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烧卷子的人可有整理出名单来?”他连忙问着冯三。
冯三摇头:“内外消息并不通畅,陛下说不深究,不知后续会不会整理名单。”
杨廷和脸色也格外凝重,他的儿子这次也在里面考试。
“其实只是卷子着火倒也还好,我听闻有一年浙江贡院大火,死了好几个学生呢。”焦芳也跟着松了一口气,“考试本来就有几分运气的,也是那五十个考生倒霉。”
内阁一下子气氛格外凝重。
江芸芸坐在角落里,把三人的神情纳入眼中,端起茶来喝了一口气,但也只是碰了碰嘴唇,很快又安慰道:“里面有王阁老呢,不会有差错的,定然能安顿好后续。”
李东阳坐在椅子上忧心忡忡,但很快又安抚众人道:“有济之呢,他会处理好这一切的。”
杨廷和也跟着叹气说道:“时也命也,就这样吧。”
“是啊。”焦芳也紧跟着说道。
江芸芸收回视线,把手中的茶盏放了下来,随后低声说道:“有蒙古的折子一大早就送过来了,我去看看。”
“去吧。”李东阳打起精神说道。
“那些卷子都拆封了,准备填名字才搬过去的,其实要是考官们记得住名字把人写上去就行了……”江芸芸的屋子里,周发给人研墨的时候,随口说道,“反正人也是凭本事被拆名字的,就这么被烧了多委屈啊。”
“入选的人,要贴文章在外面的。”江芸芸想了想又说道,“尤其是前几名。”
周发摸了摸脑袋:“这样啊,好麻烦,我还以为记得名字就行。”
“那这事闹得,万一有厉害的人不小心被牵连了。”
—— ——
王鏊听到宫内不予追究的消息先是松了一口气,但很快又吊起一口气。
“那被烧的五十个人……” 梁储委婉问道。
王鏊想了想:“试卷既焚,毁姑不问。”
梁储叹气:“也只能如此了,自来考试也是看三分运气的。”
没多久名单就被整理好,王鏊一看拿名单就眼皮子一跳,梁储也欲言又止:“这,是不是也太……”
王鏊捏着卷子沉默了片刻,随后叹气说道:“就这样吧,时也命也。”
没多久,名单就被送到朱厚照手中。
“哎,李首辅和杨阁老的孩子都没入选吗?”他好奇问道,“不是都说是神童嘛,怎么一个也没上。”
“大明博闻强志,才高八斗的人才多的是,这些不都是神童嘛。”刘瑾安慰道,“您看焦芳的儿子焦黄也在啊,刘宇的儿子刘仁,礼部尚书刘春以的从子□□年,这不是都是我大明的人才嘛。”
朱厚照对这些人都不太熟悉,他其实只认识李东阳的儿子李兆先,之前见过几次,是个健谈活泼的人,和江芸关系极好。
“李首辅自己学问这么好,教了这么多学生,自己儿子怎么会没考中,好奇怪。”他嘟囔着,但到底也没太大的意见,批了折子就送回去了。
名单传回内阁时,焦芳忍不住笑了起来,高兴说道:“我儿颇为争气啊,好好好,就看殿试了。”
李东阳叹气,杨廷和安慰道:“自来考试要的就是几分运气,西涯宽心。”
“我这儿子次次倒霉就算了,倒是用修怎么会不中,我看过他的卷子,便是魁首都是可以试一下的。”李东阳反过来安慰他道。
杨廷和也只能说道:“还年轻呢,才十九,下一次也是一样的。”
江芸芸揣着折子走了过来,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直到李东阳发现了她,这才走进去:“本不想打扰你们的,但蒙古那边同意以朝贡的名义入京,但也同样提出请求,要求恢复边贸。”
李东阳揉了揉眼睛:“拿来我看看。”
“我来读给您听吧,眼睛不舒服我回头让张道长给您来看看。”江芸芸担心着。
李东阳笑了起来,招呼她坐了下来,看着面前年轻的师妹,不得不承认,让她回来也许真的是对的。
李家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走上官途,太需要人庇护了,而江芸是个长情温柔的人,天然和他有更进一步的关系,徵伯和他关系不错,也该多走动走动,是了,徵伯的长子也有六岁,也该去读书了……
“就这样的情况,幺儿,我是说顾小将军写的也是比较详细的,我先说我的意见,我觉得边贸可行,小王子现在势头太大了,必要人挟制他才行,脱脱卜花·娜仁现在已经实际控制土默特,也吞并了附近的大小部落,完全可以稍微扶持一下,她有野心,只要多加努力,就完全可以自己和小王子在蒙古对峙起来,大家觉得如何,首辅……师兄?”
李东阳回过神来:“只怕朝廷上意见很大。”
杨廷和倒是格外赞同:“这个办法我倒是很赞同,打仗太劳民伤财,这些年的粮仓都满不起来,真打起来了,不仅边境的百姓受苦,就连南方的百姓也要因为税赋不堪重负,扶持一个打一个的办法特别好,若是小王子败了,那我们就再扶持一个蒙古部落,继续和土默特他们打。”
江芸芸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让蒙古自己消耗就极好。”
“但在此之前,我们对蒙古自来都是强势镇压的。”李东阳犹豫说道,“之前你在兰州开边贸就引起很大的争议,担心这样是养寇自重,对蒙古的态度太过软弱,所以有了几次摩擦后就顺势关了。”
这事大明目前主要的对外态度,秉持大国威严不可侵犯,其实这样的想法倒也没错,蒙古太会翻脸了,一旦对外软弱,这群人就会长驱直入,连吃带拿,杀人掠财,但也有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大明边域辽阔,京城实在是鞭长莫及,而且若是一直要维持战斗模式,实在太消耗民力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