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473)+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虽隔了一个黄华访,但大路是畅通的,走起来也不远!”小二笑了起来,“小官人是打算借钱还是存钱,又或者是兑钱?”

“想要兑钱。”江芸芸跟在他身后入了屋内。

大通银铺不亏是大店,店面极大,左右三间屋子,左右各有两排和当铺格外相似的木头柜台,一排五个人,十个柜台全都在开业,正中则是一个巨大的银元宝的架子,两侧还摆着两架放满东西的博物架,空闲位置则有几张桌子放在边上,还有几个小二正在和客人们说着话,茶水糕点备得整整齐齐。

江芸芸突然感觉到一点熟悉的感觉,所以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二不解:“小官人笑什么?”

“还真是大店,瞧着令人宾至如归。”江芸芸和气一笑。

小二得意一笑:“那自然是,我们可是大店,拿着我们的凭据去南直隶的南京,扬州等地也是可以兑换的,就连句容县这些小地方也都是能兑换的。”

江芸芸眼波微动:“巧了,那我还是南直隶人,县里都有,鬼店的生意做得真大啊。”

小二挑眉:“小的一听就知道您是南直隶的人,所以来我们店做生意那就来对了,客官打算兑多少钱?”

江芸芸掏出一两银子:“可以都兑铜钱吗?”

“自然可以。”小二也不嫌钱少,热情的把她带到自己熟悉的柜台小二面前。

那小二前面还有人,瞧着业务还颇为复杂,先是把铜钱并银子都全都存进去,开了一张五百两的存单子,后来又兑了十两银子,说是要发给小辈的。

按照现在的物价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也就是一两白银等于一贯钱,一贯钱一千文。

十两多要兑换成铜钱也不是小数目,需要准备一个篓子和一辆车了才能送回家。

“瞧着收拾得真好,整整齐齐的。”江芸芸瞧着一贯贯被搬出来,笑说着。

“可不是。”没想到前面办事的中年人也是个开朗的,操着一口京话,扭头说道,“老字号了,有保障的。”

江芸芸腼腆一笑:“大家都这么说,但我是第一次来,瞧着您说好,也就放心了。”

“肯定好。”中年人拍着胸脯保证着。

他的十贯铜钱整整齐齐被放在箩筐了,上面还盖着黑布。

两个小厮就要上前抬走。

江芸芸惊讶问道:“不数一下,称一下吗?”

小二嘴皮子利索说道:“王老爷老顾客了,在南北直隶做布匹生意呢,可厉害了,再说了我们可都是老实买卖,一点也不会错的。”

“是啊。”王老爷拍着肚皮说道,“好几年的生意了,数数多麻烦啊。”

江芸芸还是犹豫不决,瞧着还带着外乡人的迟疑。

那王老爷是个实诚人,看她年纪还小,也不太富裕的样子,瞧着就是小心谨慎的性格,连忙说道:“称一下也行,你好叫你知道这是家老字号,非常可信。”

原本小二还有些不太高兴,但见大主顾王老爷这么说,也只好勉强笑了笑:“那就称一下也好让这位小公子放宽心。”

说话间,就有几个小二并仆人一起准备先称了空筐。

“这个三斤。”仆人说,“能装二十斤的,那个做竹筐的没有偷工减料。”

“也是老生意买的,划算。”王老爷比划着。

江芸芸微微笑着,瞧着斯斯文文,和和气气的。

“小公子可有婚配?”王老爷眼睛一亮,忍不住靠了过来,热情介绍着,“我家中有一个女儿,读过书的,之前白鹿洞书院开了女班,我送我女儿过去读过四书,五经也学得不错,一笔字写的有模有样的,最重要的是,我女儿还漂亮,见了的人没有说不好看!”

江芸芸眼睛一亮:“我也在白鹿洞书院读过书的。”

王老爷一听,整个人都来劲了:“那算起来也是同窗了,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天就来家中坐坐啊,年轻人正好交流交流,我可不是迂腐的人,女孩子也是要多读书明事理见世面的,你们就是聊聊天也是可以的。”

江芸芸羞涩一笑:“我当年读的时候,女学办的是第一届,不知令嫒是什么时候去读的。”

“就三年前,去年刚回来的,还一直跟我说什么江芸的事情呢,说他当年读书多厉害,还说他创了女学,院中紫阳书院还有一块地方专门放着江芸的文章呢,瞧瞧多气派啊。”王老爷直叹气。

“不过江芸是什么人物啊,我们一介老百姓哪里高攀得起,你说你是第一届,可有见过江芸,当真长得格外好看?读书极好?”

当事人江芸芸眼睛扑闪了一下,笑容心虚,到最后只能勉勉强强说道:“还行吧。”

王老爷打眼一瞧,暗恨自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连忙说道:“其实我瞧着也一般,整日弄一些有的没得,前几年的清理盐法,得罪了张国舅,这世上谁不知道现在的盐商能拿到印子,都是走张国舅的门路,好好的一清理,坏了多少贵人门路,一看就是个犟种。”

江芸芸安安静静听着,脸上带着笑意,只是还未说话,打称的人突然有了动静。

“吵什么?”王老爷随口问道。

“怎么轻了不少。”王家仆人神色紧张,小声说道。

“轻了多少,本来一个铜钱就是一钱少一些,且也不是各个都一样的,少了几斤没什么问题。”王老爷颇为大气。

王家仆人警惕地看向周围,随后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王老爷脸色大变。

江芸芸已经走过去了,打量着这十贯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