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芸芸想了想:“那元年那一次是按照前朝的嘛?”
韩文委婉说道:“前朝施行此法并不多,所以第一次是几位堂官坐下来亲自确定具体内容的。”
江芸芸点头:“你看问题出来了。”
“什么问题?”韩文刚一说出口就回过神来,“你是说时间不稳定,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若是时不时的诈尸一下,有这么多好处,那几次修改律法有什么用,直接靠口口相传的例子不是也行。”江芸芸反问着。
“当然不行!”韩文说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是啊,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京察也该如此、”江芸芸语气沉重,“而且没有明文规定,确定日期,那官员是不是就一直报以侥幸心理,若是真的不幸今年轮到了,他只会慌张,更不会好好做事了,听上去能从中获利的人寥寥无几。”
韩文盯着江芸芸写的‘规章’二字,沉默片刻,随后想了想:“是这个道理,但这个事情要等此番京察结束才能尚书请示陛下。”
江芸芸点头表示理解,然后笔锋一动,继续写下两个字——访单。
“返单不好?”韩文反问。
“好!”江芸芸点头表示同意,“匿名制度一向是维护秩序,不可缺少的手段。”
“那你又有什么想法?”
江芸芸却没说话了。
韩文抬头看她:“无需顾虑,只管直言。”
江芸芸含含糊糊说道:“我听闻前任王太宰给陛下上道一道四言折子,似乎并无落实下来。”
韩文了然:“无需顾虑,这事我是知道的。”
江芸芸看他。
“那个折子写的很好,我们也有心推行,但……”韩文叹气,“你是做过地方官的,你也该明白天高皇帝远,这是砸人饭碗的事情,且王尚书性格刚强,他们本就畏惧,要是再任由他施行下去,这官如何做。”
“也就是说形同废纸。”江芸芸说道。
韩文叹气,突然压低声音,小声说道:“王尚书本想继续推行此事,奈何和陛下有了一些争执,如今也去了南京,此事也就搁浅了。”
江芸芸终于知道王恕本来都化险为夷了,怎么好端端又被打发走了,后续继任者识趣,陛下不想太费心,闹得人心惶惶,打起了退堂鼓,他们自然也就不掺和进去了。
“不过每任官员卸任后把自己在任时做过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的事情递交吏部的规矩是保留下来了,也方便我们后期核对,而且应着王尚书开了个好头,大家对考察之事都是颇为看重的。”韩文说道。
“那之前说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账本上,让六部和都察院逐月进行检查,六科每半年质询此事的事情……”江芸芸又问。
韩文摇头:“施行过的,没想到是六科觉得麻烦不想做了,这才和王尚书起了矛盾,便是事情的开头。”
江芸芸揉了揉额头。
“你别想这些事情了。”韩文安慰道,“内阁让你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不被京察所牵连,你信不信今年你要是在外面,骂你的单子叠起来比你人还高,到时候你让吏部,让内阁怎么办。”
他想了想,叹气:“安分点吧。”
江芸芸回过神来,把访单二字圈了圈。
“那就说回这个问题。”江芸芸说道,“访单长什么样子的。”
“就白纸啊。”韩文说道,“但一般都是告知过那些科道官的,道德品性,家庭情况,众人风评等等内容,他们知道什么些什么。”
江芸芸震惊:“都是这么玄的东西吗?”
韩文更震惊:“那不然要什么。”
“落实到实处啊!”江芸芸飞快打了一个表格,“访单开列对象不仅是在任官员,还包括住俸、 公差、丁忧、养病、侍亲、给假、及行查未报,并六年内升任、未经考察等官员都在考察范围内,也就是所我们至少要准备两项表格。”
韩文看着她洋洋洒洒就做了两张表格出来。
“在任官员的能力和品性乃是考核的的制定指标。”
“其余官员的德行和在乡行为是他们的主要标准。”
江芸芸脑子转得飞快,很快就写好了几个主要考核的点。
韩文沉默地看着,许久之后才出身:“看上去确实有些道理,你囊括地很好,分文别类,一目了然,也有了指标,就是……你打算怎么和叶郎中说。”
江芸芸斜眼去看韩文。
韩文冷笑一声:“我可不去挨骂,叶郎中老人了,我都要卖三分薄面的。”
“那我去找尚书。”江芸芸破罐子破摔,卷了那两张纸就要走。
韩文一把把人薅住,怒目:“你几岁啊,还告状。”
两人互不相让。
“好好好,江其归!”韩文一口牙都要咬碎了,“外面的人讨厌你简直是讨厌对了。”
江芸芸慢慢吞吞说道:“做考察的谁不是背地里被人骂的。”
韩文气笑了。
“等会,再细说这事。”他顺手把江芸芸拉了回来。
两人大门一关,详细研究起访单的具体内容。
天色将黒,叶郎中刚写好这次京察的工作安排,就看到韩文和江芸携手而来,看那两人的架势,叶郎中眯了眯眼。
“访单的人选可抽好了?”韩文被人推了出来,只好先一步温和开口。
“这个案文写好了,还请侍郎过目。”叶郎中岔开话题,把手里的折子递了过去。
韩文看也不看直接揣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