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310)+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李东阳叹气:“真是为虎作伥啊。”

谢迁拧眉:“该杀。”

“这本是他这三个月在徽州查出来的问题,整整二十页,后面还附有证据,诸位看看。”李东阳把后面的内容扫了一眼,然后递过去说道。

谢迁看刘健没动作,便伸手接了过来。

“剩下两本是什么?”他随口问道。

李东阳施施然拿起第二本:“看看就知道了。”

第二本的内容是他根据上述内容,以及自己观察得出的徽州官场现状分析报告。

第一点就写明了官民关系格外紧张,官员就知道土地和钱,周边匪寇大都是百姓被逼上山,此后坏了心智,杀人放火,彻底成了真正的匪患。

第二点则有些官员间相互包庇,导致民意无法上达天听,百姓们只听乡绅的,不知还有朝廷。

第三点土地被大量兼并,乡绅纳税之少,剩余税赋被强行平摊到其余百姓身上,税赋竟高达十分之七,不少百姓家中家徒四壁,下地时甚至赤、身、裸、体,唯恐坏了唯一的衣物。

第四点人口大量流失,因为地方官员不作为,乡绅宛若恶狼,百姓大都背井离乡,又或者投靠乡绅试图温饱,百姓情绪已到极点,若不处理此事,只怕民怨沸腾,有民变之恐。

第四点则是,世代家族,类世仆人,忠心不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主人为恶,只会成为惊天大患。

第五点格外简短,但是最触目惊心的。

——政令不出中南,仁政不兴,国将难国。

李东阳和谢迁对视一眼,突然沉默。

“怎么了?”刘健敏锐抬头,“拿来我看看。”

李东阳递过去后,刘健飞快扫过前四条,目光最后落在第五条,目光一凝,本就紧皱的眉心在此刻皱得越紧了。

“如此看来,徽州的情况怕是不乐观了。”李东阳低声说道。

“言辞越短,情况越深。”谢迁站了起来,在屋内踱步,“徽州难道已然这样了,可年年考核不是都是上吗?”

“现在想来,便是年年都是上才有问题。”李东阳也跟着说道,“这每年大灾小灾不断,徽州却好似人间桃源。”

他一顿,缓缓说道:“太祖起源凤阳,鸿蒙初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才打下这么大的基业,历代先皇,爱民如子,当今也勤勤恳恳,不曾松懈,可如今凤阳的隔壁却发生民不堪命的事情,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他眼眶微红,神色沉重:“若非其归执意要去,此番路叟之忧何时才能被发现。”

刘健揉了揉额头,把那份折子握在手心:“剩下一封是什么,快拿来看看。”

谢迁连忙拿起第三份信,打开一看 立刻哭笑不得,把折子扔到李东阳身上,没好气说道:“你这个小师弟真是……”

他想了想,气笑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啊。”

李东阳手忙脚乱接回来,惊慌问道:“怎么了怎么了。”

他打开一看,突然拍腿大笑起来:“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谢迁一听,也跟着大笑起来:“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刘健一看两个同僚疯了的样子,也跟着好奇接了过来,一看也跟着黑了脸,骂道:“如今都大人了,怎么还如此孩子气。”

原来这是一本拍马屁的折子,偏又写的一本正经,大大方方,大力夸奖三位阁老为国为民之心如星辰明月,人人皆知,词藻优美,语气真挚。

好能拍马屁的小状元!!

“就是整日想着往外走,好好的孩子都学坏了。”刘健把第三份折子扔了,不悦说道。

李东阳偷偷伸手把折子勾回来,镇定自若的悄悄塞到自己袖子里。

另外两人只当没看到。

“徽州的事情要如何和陛下汇报?”谢迁拉回众人的心绪。

两人齐齐看向刘健。

刘健没说话,抬眸去看满满一桌子的弹劾折子。

“清丈土地便也算了,只是这个去除贱籍,有违太祖祖制。”谢迁自然说道,“且人人若不安分守己,世道岂不是乱了。”

“他自己家中没有仆人?”刘健不解问道,“这不是打自己脸嘛?”

李东阳小声说道:“不打脸 ,都是雇佣的,那个一直跟着他的乐山就是雇佣来的,每个月还发月俸呢,还有休息的日子呢。”

刘健啧了一声,更加不悦了:“自己如何就要别人如何,什么小孩心性。”

“这个太过大胆了。”刘健直接说道,把手中的折子来来回回翻看了几遍,“但其归折子上说的现象也颇为触目惊心,奴仆性命没有保障,动不动就挨打忍饿,几轮买卖,甚至打杀掩埋,确实有失人道,若是能改确实不错。”

“改?如何改?”谢迁挑眉,“问刑条例可刚改好。”

“别的不说,一户人家若是真的上千奴仆,可大明哪来这么多贱籍。”李东阳反问着,“与其清理所有的奴仆,不如把那些本就在土地上种地的人给先一步清理出来。”

他见其他两人没有说话,继续说道:“清丈出的土地需要人手,若是再让衙门买卖十有八九回到这些富户手里,那期待税赋进一步上升,边境军饷能多一点便是妄想,总不能年年指望着琼山县那一块,楠枝那边的海贸如今也陷入僵局。”

“万一那些富户不愿意清出来呢?士廉在浙江可迟迟没有太大的进展。”谢迁拆台说道。

李东阳倒是自信:“江其归已经有琼山县和兰州两处经验,且你觉得士廉和其归相比,谁的性格更强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