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263)+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所以江芸芸接到那一叠厚厚的纸,露出哭笑不得的神情。

“你看看,你看看。”朱厚照围着她打转,热情邀请她尽快评价一下。

朱厚炜也跟着起哄:“我也帮忙了,我也帮忙了。”

江芸芸一看到最前面的‘爹’字,就看也不看塞到后面去了。

——她是胆子大,但不是不要命了。

她把几个惹不起的都往后塞了赛,然后才看向上面的名字。

“刘瑾?”她笑着看了下去。

被点到名字的刘瑾顿时紧张起来。

所有内容都是太子殿下一个人偷偷摸摸写的,谁也不知道到底写了什么,但因为殿下把所有长随都写了一遍,所以大家立刻严正以待起来。

江芸芸认真看了起来,随后再某一行重点看了两句,这才笑说着:“殿下观察得真仔细。”

朱厚照立马得意扬起脑袋:“我可是跟着他们好久才写出来的。”

刘瑾的小眼睛忍不住想去看江芸芸手中的纸。

江芸芸把其他人的性格评测也都仔细看了一眼,然后又收了起来:“还是先上课吧,瞧着时间要到了。”

刘瑾看着离去的三人,顿时露出怨恨的神色。

“还是少些和外面人交往吧。”谷大用淡淡说道,“殿下年纪小不懂事,可小状元可不一样。”

刘瑾冷笑一声:“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

谷大用见他如此不领情,也跟着讥笑一声:“好言难劝要死鬼。”

“你说什么!”刘瑾大怒。

“行了,江学士看过来了。”张永冷冷说道,“不嫌丢脸。”

这节课教的还是论语卫灵公中的内容——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江芸芸讲完句读和大概的意思,这才提取出这句话的中心意思——多闻阙疑。

“史之阙文中的史,说的是掌理史书的官,殿下听过写史记的司马子长嘛?”

江芸芸循循善诱。

朱厚照积极说道:“我知道的,我爹总是要听学士们讲这里面的故事,可有意思了。”

江芸芸点头,又问道:“那殿下听过了吗?”

朱厚照也跟着点头:“听过的。”

“‘虽为信史苦心,亦难免遗珠之憾’,这里的遗憾就是虽然司马公为了写史记呕心沥血,虽然遍游天下,搜集天下史料,只为了考据真实,但还是难免有些缺失的资料,史官们是记录着,所以他们在要求记录历史真实性时,同样不能对不确定的事情多加个人描述。”江芸芸顺势抽出朱厚照上一堂的课后作业,笑说着,“悬而阙之,以待能知的人,殿下这几张纸里可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啊。”

朱厚照不解,随后不高兴解释着:“才不是乱说的呢,刘瑾那天就是偷偷出宫了,我偷偷听到他说要去找干爹,所以我说他在外面有了一个家,才不是胡说呢。”

刘瑾一听,脸色一白,扑通一声跪下了。

“你说!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个家了!”朱厚照立马气势汹汹去问刘瑾。

刘瑾吓得两股战战,跪也跪不住了,嘴皮子哆哆嗦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江芸芸面无表情看着面前的小太监。

刘瑾有自己的心思这不奇怪。

这世上谁还没有自己的想法。

他想要往上走,想要过更好的生活,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把主意打到毫不知情的太子殿下身上,那就是走偏了路。

出宫私联外面,当真是把幼子的安危悬之于外。

“如此行事,自有宫规处置。”没想到是谷大用出面打着圆场,“学士如此矜贵的人,哪里犯得着为他这样的人忧心,还是先上课吧。”

江芸芸颔首,目光在那群心思诡异的嬷嬷太监身上扫过,笑说着:“是我僭越了,只是想着殿下毕竟还小,身边的人还是要仔细挑选着才是。”

“自然。”张永也跟着上前一步,对着其余两个小黄门使了个眼色。

两个小黄门立马堵上刘瑾的嘴巴,拖着他出门了。

朱厚照敏锐问道:“刘瑾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嘛。”

江芸芸笑说着:“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说道:“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我这也没千百的消息来源,所以我也不确定,不敢下最后的结论。”

朱厚炜歪着脑袋:“对!所以我们要找人问问。”

江芸芸笑着给二皇子一个大红书:“太棒了,二皇子说得实在太对了。”

朱厚炜高兴地捧着小红花。

“所以我没有吗?”朱厚照不高兴了。

江芸芸可不是溺爱的人,一本正经说道:“还有机会呢,可别急。”

“我已经有一朵了,哥哥还一朵都没有。”朱厚炜立马贱兮兮地捧着花凑到他哥面前炫耀着。

朱厚照把人推开:“上课呢,纪律在哪里,老师,扣他分!”

朱厚炜一听要扣分,立马就坐了回去,乖乖坐好。

这些都是江芸芸在开学第一课就立好的规矩,也不指望两位皇子能乖乖听话,但结果是他们还真的挺听话的。

“那这一句话,太子殿下和二皇子可有什么想法?”江芸芸抛出疑问。

朱厚照想也不想就说道:“碰到问题,要找很多人问问,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江芸芸满意点头,爽快送出一朵小红花:“孔圣人对他的爱徒子路说过:“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太子殿下说的实在太对了,我们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才能不辜负每一个想要我们变得更好的人。”

朱厚照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举着小红花开始跟自己弟弟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