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139)+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射箭了吗?

射箭了,一共两箭,一把射伤了大将,一把射倒了大旗。

是否抽调了当时应该保卫肃王府的中护卫?

抽调了,都送去守北门了,当时王府确实无人护卫,还混进去奸细,差点一尸两命。

是否纵容城内混乱?无人维持?

城内确实混乱,衙役在城门上,城内是王府的的右护卫的人在维持,但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但百姓对此并无太大的介意。

是否勾结陈继,拦下大功?

陈继表示否认,但对自己当日为何出现在城内支支吾吾,说不清。

是否排挤另外两位指挥?

两位指挥都说没有。

一连数十个问题,被一一调查清楚。

最重要的三个卫所的指挥和参将都被人弹劾了,可兰州卫的周伦靠上了甘肃镇巡太监傅德,中护卫背靠肃王府,陈继和王越关系不错,王越是个老油头,真出事了,肯定不出头,算是背景最差的。

这件事情倒还真的让人为难。

有人说至少抓一个出去给内阁一个交代。

也有人说要罚就三个一起罚。

马文升自己就是兵部出身,打过不少仗,也吃过不少亏,心里清楚与其说是惩戒这些高级将领,还不如说打狗还要看主人。

这事有大问题,也是最该查清楚的,却也是最难弄得。

至于还有人弹劾江芸说他勾结蒙古人,蓄意挑起事端,因为不能跑去问江芸或者蒙古人,所以无人解答。

“那个蒙古人好像对江同知分外熟悉?口气亲昵?” 监察御史汤鼐质问道,“瞧着就不像清清白白的样子。”

“确实,之前买棉花的时候,想要去找亦力把里就很奇怪了。”

“这事确实有问题,还真的待会棉花了,他一个同知初来乍到,怎么会如此大胆。”

众人议论纷纷。

马文升去看王献臣:“那日你去的城门口,江芸和那些蒙古人相处的如何?”

王献臣回过神来,他也几日没睡了,看着马文升看过来的视线,猛地沉默着。

这几日他的耳边一直都是江芸的名字,手里也都是江芸的事情,就连脑海中一直都是江芸,甚至做梦时都回到了当年读书时的日子。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说江芸会成功,会入阁拜相,会是所有人里最有出息的一个,就连他也时不时这么调侃几句。

江芸呢,他只是笑眯眯的,摆了摆手,他其实不爱说话,大都是围着他的人在他耳边叽叽喳喳着,显得整个院子都很热闹。

那个时候的王献臣是有些羡慕的。

又聪明,又有人缘,还不骄傲,一看就知道这人会有前途,和他做朋友可真是舒服。

可,可后来事情就有些变了。

他已经考上进士了,江芸也去了江西,可他的世界里还是一直围绕着江芸。

“你能考上,是不是多亏了江芸啊。”

“他读书是不是特别厉害,他是不是给你猜题特别准,我听说了,你们那一院子的都靠他的。”

“你听说了嘛,江芸在白鹿洞书院说要让女人读书,真是离了大谱。”

“你说江芸不会真的是文曲星吧,怎么还会有山神来帮他,怪不得你能考上进士。”

江芸,江芸,江芸!!

这样的言论直到江芸考上状元。

状元!

六。元。及第的状元!

大明最年轻的状元!

所有人围着他的目的都是为了攀上江芸。

他努力做的一切都被人说成——反正你都认识江芸了,这么努力做什么,等着他飞黄腾达拉你一把呗。

王献臣开始避而不见江芸。

他想着江芸是没错的,他本就聪明又努力,是那些人实在太市侩了。

直到那日百官们为了藩王之事,有点脑子的人都视而不见,王献臣也不例外,藩王这些烂果子,又不是本朝结出来的,年年有问题,次次被放过,没必要触陛下这个霉头,他认识的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他本以为江芸也是这么想的。

他可是前途无量的状元,就是闭着眼都能高升,好好呆在翰林院里就是一片坦荡未来。

可这人,可这人就是爱惹事。

王献臣在家中听说他的事情时,莫名开始坐立不安。

在那个小院时,他们在喝醉之后聊天时,人人都说要做个好官,要为民请命,可到最后,只有江芸做到了。

又是他!

等琼山县的消息传回来。

又是他!

等他得罪权宦,得罪皇亲,要去兰州了。

所有人的脑海中便又想着——又是他!

怎么就一直都是他。

他怎么就这么风光月霁,显得别人和光同尘。

王献臣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去见江芸,甚至不能听到这人的名字。

“问他做什么,他和江芸关系这么好,考试都是靠他的……”有人小声嘟囔着。

王献臣猛地抬头看了过去。

“说这些做什么?”马文升不高兴打断他的话,“不好好说话,就给我滚出去。”

那人讪讪地闭上嘴。

“不算剑拔弩张。”王献臣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才低下头,冷淡说道,“那蒙古人瞧着对江同知很感兴趣。”

马文升摸着胡子,点了点头:“那蒙古人一看就心眼子多,挑在这个时候来,说不定就有离间人心的打算。”

“如此,大家就把手头的内容整理一下,明日给我,我们算算时间,这几日也该启程了。”马文升当机立断说道。

众人神色各异,对视一眼,然后和自己认识的人相互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