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话就想让徐家给他做刀剑,剑指九五之尊位?
想得美。
太子为裴妃谋害而亡,皇后为子报仇,以昌寿为器算计裴妃,裴妃觉察到皇后的算计,知道皇后剑锋已至避无可避,干脆借计将皇后的计划落实,死到临头要了昌寿一条命来陪葬。
然后她出面请罪,以谋害公主之罪自缢,只说记恨皇后——昔年宫廷之争,裴妃夭亡的二子中未必没有皇后的手笔。
两宫之争只能算是一笔烂账,其中被害苦的,自然是无辜的稚儿们。
端方守礼友睦弟妹们的端文太子算,本应做太子妃却不得不成了世外人的徐问真算,怀胎八月难产而亡且几乎死在自己母亲的昌寿算,裴妃膝下昔年死去的两位皇子算。
今日郕王信誓旦旦说要报仇,为谁报仇呢?
皇后,裴妃,都是拿刀的人。
他想笼络徐家助他夺储,施之以利无效便想立出共同的敌人。
但他凭什么认为,徐家会因这点私愤,便毅然决然跳入夺嫡之争的火坑之中?
徐家恨皇后吗?当然恨。
但帮助郕王夺嫡,绝非明智之选。
郕王与裴家亲善,如今要用徐家,对多年针对裴家的徐家自然百般笼络,但他一旦事成,裴家是天子外家,徐家算什么?
先帝后族亲家,先端文太子未婚妻族。
徐缜位列尚书令,可称权倾朝野,因今上信任倚重才能稳坐此位,倘若就为了郕王这点笼络投奔,日后郕王登基,要收拢朝廷树立自己心腹时,先帝心腹徐家,是否就是他最好的杀鸡儆猴的鸡?
深宫幽静,皇后已在丧子丧女的孤苦中煎熬,并且只要还活着,就会永远煎熬下去。
皇后疼昌寿吗?当然疼。
昌寿在闺中时,几乎可以算是天下最畅意快活的女子。今上并非只此一女,皇后却唯她一女,今上自然很疼她,但她远超宗室其他公主的荣华,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宫独女、太子亲妹的身份。
只是在昌寿和端文太子之间,皇后更爱太子。她布局时认为一切尽在掌控,昌寿或许会受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伤,但一定平安,同时还能顺利拿下裴妃这颗眼中钉、肉中刺。
然后就被她认为已在囊中的猎物裴妃捅了狠狠一刀。
这些年,每逢昌寿寿辰、冥寿,天子都会命人打造昌寿所喜爱的器物、衣裙送至含章宫,此乃锥心之举。
含章宫连年汤药不断,徐大夫人偶尔入宫回来,曾提起,皇后病容已深。
徐家还能做什么呢?
帮助郕王登基,或许能令皇后痛心彻骨,但对徐家并无好处。
哪怕真到徐家要下注皇子的那一步,已因裴妃之事为今上厌弃、不能果断放弃或整顿日渐混乱的裴家的郕王不是上佳之选。
徐问真再行一礼,“言尽矣,贫道告退。此礼甚重,愧不敢受,请王爷收回吧。”
她说完,含霜将匣子轻轻放在一边石桌上,扶着徐问真缓缓退后,郕王回过神来,忙道:“徐家若是帮我,我日后定以待亲族心待徐家。我今日所言,字字出于肺腑,还望真姊转述徐令君。——此匣中物除娘子外,无人堪陪,还请笑纳。”
然后他竟然在徐问真登车前伸出手,是令徐问真扶他的手臂上马车之意,“徐大娘子,慢行。”
徐问真目光微变,神色却平静如常,“徐家只知忠君而已。家父得圣人提拔,常训教子弟当为国尽忠、为陛下效力,死而后已,殿下何必执着。贫道告辞。”
说罢,并不理他,扶着含霜的手登上马车,车夫上来驭马,护卫们骑马候在山脚下,见马车徐徐而下,立刻奔赴而来,拥车而去。
郕王却立在半山,望着车队渐去的影子,许久未动。
半晌,他才轻轻笑了一声,只是笑得有些勉强,摇摇扇子强作轻松地道:“又做一日无用功。阿父是有多信重那位徐令君啊。”
“郎君,此物——”他的侍从小心地捧着那只匣子,郕王侧首看了看,一双眼却似酝酿着极浓烈的情绪在其中,侍从不小心瞥到,心内惊恐,连忙低头。
许久,他听到郕王轻轻地说:“收起来吧。”
宫城,内苑之尊含章宫中,重重帷幔后,当朝小君微哑的声音传出,“徐家今日如何?”
“延春真人一早出城,往观中为太子殿下祈福去了。”
“裴家派人去请裴采英回京了?”
对于曾经她倍加尊重的那位裴t昭仪,皇后如今直呼其名,声音中蕴含着极深厚浓烈的寒意。
女官垂首,“是。”
“徐家女不是要参选西阁吗?听闻陛下对她颇为看好,裴采英若是回京,西阁之首的位子可就不一定了。”皇后声音平淡,目光却极冷,“这件事,可定要让徐家知道啊。”
女官再应:“诺。”
“福生无量天尊。”皇后闭上眼,转头默念天尊宝诰,半晌,想到今日还能乘车出城的那个人,却又忍不住道:“她怎就如此命长?这样,我的承奴儿还要等她多少年啊。”
她声音中似乎裹挟着浓厚的恶意。
女官这次不敢应答了,只以首伏地,皇后道:“罢了,再动她,又要触怒陛下。我还得好好活着,看着裴氏那贱妇的儿子自寻死路呢。”
兴盛坊,徐问真的马车慢慢停在徐府门前,问安姊妹几人在二门处久候,见到她的身影连忙迎上来:“长姊!”
“天色已黑,还在这等着?明日再见是一样的。”徐问真褪去面对郕王的淡漠恭敬,注视着妹妹们的目光温柔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