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没能有多久独处的时光,凝露显然没有含霜和季芷的眼色。
她很快将和问真胃口而且清淡的粥点端了进来,荷叶粥、米糕口感偏清甜,便还有凉拌的玉兰片、王瓜丝,清炒的枸杞芽、豆干……咸香下粥。
虽然如今忌口颇多,没委屈了问真的胃。
问真一看这搭配,就知道是含霜送进来的,凝露仔细将小几布在榻边,“含霜一听到消息,立刻送了这许多吃食来,已经换了两轮,只待娘子一睁眼便能吃到可口的。”
她用青瓷莲瓣碗盛了两碗粥,奉给季蘅一碗,婢女t抬来一张高椅请季蘅在高几另一边落座,二人面对面吃了一顿饭,问真身上还不大有力气,但含霜的手艺是她熟悉的,半碗温热的米粥落胃,胃口渐开。
季蘅思绪好像还在半空中飘着,看什么都感觉不像真的,胃口反而没有问真这个刚从高热中逃出来的人好。
问真放下调羹,不忘吩咐,“晚上吃些蜜饵吧——几时了?”
她看着时辰不对,凝露不必出去看更漏,便笑道:“申时末了。”
问真恍然,原来她实打实昏睡了一整天。
看着季蘅魂不守舍的样子,她心软得一塌糊涂,叫凝露将桌椅撤下,“备些有味道的汤面点心吧。”
凝露小声道:“您得忌口!”
“阿蘅、阿芷你们吃。”问真道:“我这清粥小菜,味道清淡,只怕你们吃不惯。”
季蘅恍然回神,忙道:“这就很好了。”
季芷瞥他一眼,懒得提醒他,他方才数着米粒吃粥是什么样子。
问真却温声笑道:“我吃不得那些,你替我吃两顿好不好?”
她想要纵容一个人时,似乎是没有限度的,季蘅哪里招架得住这个,糊里糊涂地点了头。
季芷莫名觉得她和凝露在这好像有些碍眼。
问真的身体恢复其实很快,季芷后来觉得她发热可能不只与牛痘有关,和她近日一直心绪重重有关系。
季蘅出去要大展身手做一顿汤饼,季芷和问真在房中扶脉,她仔细地写好药方,轻声对问真道:“我不知娘子为何忧心忡忡,或许是什么我们这辈子都经历不到的大事,我无法为娘子分担。但作为医者,我只有一句话劝娘子。”
问真看向她。
“人活一世,父母亲友,百事缠身,但说到底,是赤条条来、孤零零走,自己先要懂得珍重自己。”
问真扶额轻笑,“我岂有不明白这个的道理。你放心吧——”
她见季芷郑重地望着她,知道季芷的担忧之情并非作假,便安抚她道:“原只是我自己多想。烧这一场,脑袋烧得糊里糊涂的,倒想明白一些事。你放心,我不会糟践自己身体的,我还等着到老,咱们一起归耕田园呢。”
季芷嘴角露出一点笑,“我为娘子效力一辈子,老来还要替您种地不成?”
“到时候你可别种!”问真是假风雅,但她可太明白季芷这种一身书香,裹挟着旧朝名士风范的风雅人到老都爱干什么。
有几个不效仿陶渊明的?
季芷此刻心绪坚定得很,完全不认为自己有后悔的一天,二人说笑几句,季蘅小心翼翼地提着食盒进来,一点纯粹的面香,问真尝了口汤,是用豆芽和菌菇吊的高汤,味道……还算不错。
她见季蘅眼巴巴地望着她,微微点头,表示赞许,季蘅顿时松了口气,眼睛亮起。
凝露又将预备好的小菜点心一碟碟摆好,又为季蘅安好碗筷,二人仍是面对面坐着,季蘅吃口汤面,原本觉着还好,再夹一口小菜吃,眉头便微微皱起。
问真扬眉看他,“怎么了?”
季蘅有些懊悔,“含霜娘子还送了菰米饭进来,娘子吃饭吧。”
他的手艺只能说是普通家常水平,这年头调料又少,味道堪堪过得去而已。原本吃着没觉有什么,与含霜等人预备的这些小菜一比,才觉出高下来。
按问真平常的饮食水平,吃他做的汤饼,完全是消费降级。
问真笑了,“做得挺好的。”
她不是完全违心,不用鸡鱼高汤做汤饼,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不错了,她素日对饮食讲究,但其实不是完全挑剔,偶尔出门时,吃些街头小食,能品出其中妙处。
季蘅更不好意思了,闷头将汤饼端回来自己吃了。
吃过饭,问真在院子的凉棚下闲坐消食,她在病中,凝露不许她看书,嫌费神,含霜不在,凝露成了凶巴巴的管家婆,问真知道她这段日子日夜悬心,倒舍不得和她拗,干脆不看书,坐在庭前赏花。
一柄檀木骨的团上,白绫面上绣的仙鹤青松,扇骨镂空处咕噜噜滚着两粒香丸,摇起来透出一点百合香。
季蘅郁闷了一会,又振作起来,决心要征服厨房。
问真慢悠悠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扇子,倚着凭几吹晚风。
往日哪怕休息,心里总想着许多事,家事、外边的事……心里总装满了东西。
难得病这一场,倒把身心都放空了,什么都不去想,心里只放眼睛看到的人、花、云、风景。
渐渐倒真有岁月静好之感,黄昏的清风徐徐,吹在身上格外轻柔舒服。
季蘅吃汤饼出了一身汗,刚沐浴过,家常穿着白绫袍子,长发松散,是与平日装扮整齐不同的家常俊逸。
问真见他神情变幻,心中好笑,摇着扇轻轻拍他的发,“不是和云岫学琵琶吗?学了这大半年,可学出什么成果?”
季蘅一个激灵坐直身体,惊讶地看向问真,反应过来:“您一直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