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富贵大娘子(236)

作者:青丘一梦 阅读记录

好在气是喘匀了,在宣娘冷着脸开口之前,见明捏着喉咙指天发誓:“那画上都是宣姊姊!”

一语惊破众人,见明赶紧继续道:“那画上都是宣姊姊,今岁从江州回京,途径洛城,我与姊姊驻船上岸,在城中遇到了一位年轻娘子,着碧色裙裳,带着雪白帏帽,风吹起帏帽边沿时,我隐约看到了她的眉眼。”

在满堂寂静中,他走到宣娘面前,平复了呼吸,双目认真诚恳,“那日在园中初见,我便认出了你。只是出于怯懦,未敢提起。听闻家中有意撮合我们,我心中欢喜至极,宣姊姊,我的心,就在这里。”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郑重至极地道:“见明之情,之死靡它。”

宣娘在长久的愣怔中回过神,呐呐地道:“这些画……”

情之所以为情,使怯懦者勇敢,勇敢者怯懦。

见明重复道:“都是姊姊。从江州回来的船上开始,每一幅画,都是。但我的记忆有限,惊鸿一瞥,只有眉眼最为深刻,我只能一次次描摹笑眼,再试探着,增添五官。”

他将那些画摆在一起,“这些碧色衣裙,便如姊姊那日穿着的模样。”

宣娘冷静下来,看着那些画,沉默一会——她穿的是碧色的留仙裙,银线绣的合欢花如水般流淌,乃是京中绣娘四人做了半月得的一条裙子。

这些裙子,就勉强能看出一点绿吧。

如果裙子再像一些,她大约还能多点猜测。

问真幽幽道:“那倒是不必忙着退婚了。”

众人微怔后,宣娘面颊微红,破涕为笑。

她赧然地起身向众人欠身,“是我鲁莽,害得姑母、母亲、姊姊为我担忧了。”

大夫人哪里肯受,笑着拉住她的手,又睨见明,“往后可知道,不做那锯了嘴的葫芦了?”

见明这会还一阵后怕,连忙点头,“再不敢了。”

宣娘听到他的说话声,抿着唇,对他微微欠身,“是我错怪你了。”

她有些羞于面对见明,见明更不好意思,向她更深地揖礼,“是我不好,不敢将话说明白,害得宣姊姊误会。”

二人一个比一个客套恭敬,原本酝酿了满肚子怒火的赵大夫人一拳打到棉花里,没来得及松口气庆幸,便转为哭笑不得。

大夫人笑吟吟道:“瞧瞧,到底是孩子呢。”

赵大夫人松了口气,赞同地点点头,“一个两个,都不叫人省心。”

“时候不早了。”问真道:“舅母与妹妹不如先别急着回去,留下吃一顿家宴吧?我从庄子上带回些野味鹿肉,已经吩咐厨房料理,再加上暖房烘生的鲜菜菌菇,虽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吃个新鲜。”

赵大夫人欣然答应,宣娘还有些不好意思,问真拉住她的手,笑吟吟道:“怎么,往常到我哪里,恨不得连山里的虎豹都掏出来吃空,如今倒赧得不好意思,难道表姊的东西吃得,大姑的东西就吃不得?”

或许因为看出宣娘一开始对这门婚事并不热衷,她从未对宣娘开过这种玩笑,宣娘被羞得直嗔她,那边见明红了脸,大夫人见状,更为欣慰,笑道:“那姑母的东西,宣娘你可还肯吃?”

于是一阵嬉笑,众人往大夫人院中去,又传来乐师,酒乐至晚方散。

见通原本打算对问真说的事情就这样耽搁下来,但见通实在忍不住,次日一早就又跑来问真这边,问真正在窗边带着问星临帖——在云溪山那段日子,她教人写字还教出滋味来了,如今季蘅不在,教教问星倒聊可安慰,打发时间。

见通的字是在她手底下被练出来的,问真训孩子轻易不用戒尺,但仅是眉目一冷便很吓人了,见通一见到她站在炕边的架势,脚步便不由一顿,生出两分退意。

问真并没给他这个机会。

她头没回地唤:“进来。”

见通在外与人交际,还称得上圆滑周全,胸有丘壑,在家人面前却是一点心眼藏不住,问真昨日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必是与见舒商量出什么,憋不住想在她面前展示展示。

问星专心致志地握着毛笔写字,听到动静,乖巧地放下笔起身问安:“七兄!”

见通鼓足勇气往里走,甚至不忍心看问星一眼,闻声才看她道:“十七娘好。”

问星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并不明白他为什么满眼同情悲悯,坐下重新拿起笔,问真没理见通,继续看着问星,等那一笔落下,才眉目微舒。

“写得不错。”问真拍拍问星,“你慢慢写,写完这一页,叫品蕤端杏仁茶来与你吃。”

问星双眼亮晶晶地答应着。

问真抬步往里间的书房走去,并眼神示意见通跟上。

竹帘轻垂,问真在书案后坐下,才问:“你与三郎商议定法子了?”

见通道:“什么都瞒不过姊姊!三兄说了,如今时机还未到,叫我继续打探,最好能多掏出一些消息。学里确实越来越不像话,近日天气极冷,炭火不仅没有增加,竟还换成了更劣等的黑炭,那炭烟气极大,熏得人睁不开眼,哪里是学堂中能用的?族中每年拨给学里上百贯,专供夏冬冰炭,家中每年还有贴补,他们就拿这样的东西出来糊弄人!”

问真听了,却没感到意外,她问:“你三兄还嘱咐什么了?”

“别的没什么,不过九堂弟被冻得患上了风寒,三兄叫我过去探望一番,多说些抚慰的话,尤其对十一叔母。”

十一郎早逝,十一夫人并未改嫁,多年来专心抚育独子,将独子九郎真是当做命根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