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红钦的旅途(24)

作者:秀水双溪 阅读记录

等到铃声响起,“交卷时间到了,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检查一下是否写好了姓名和学校,然后交卷,过时不交的,视为放弃这次考试的成绩。”

红钦跟着人流一起把试卷交上去,然后拿着自己的东西去学校门口等她的小伙伴们,一起回家。

路上和伙伴们对答案,肖婷婷几人听着红钦说她的答案,和红钦答案一致时就高兴,不一样是就懊恼,不过还好,通过对答案能大概知道,她们几人小升初完全没有问题。

几人高兴的往回走着,一边又商量着是不是在开学之前找个什么工作,先赚点钱,红钦想到了她从学校旁边小卖部里买来的几本杂志,于是说道:“我暂时先不找工作了。”红钦有看到上面有征稿的广告,她想先回去研究一下。

她们毕竟还小,找到的工作都是村子里的农活儿类的,挣得不多,而且人家其实也不太想招一些小孩子。

红钦想着几人一起这么久了,有些事说说也无所谓,于是道:“我今天在东村小卖部里看到了几本杂质,上面有征稿,我想试试看,写文章投稿。”

红钦对于自己的文学功底还是自信的,身处古代多世,活了这么多年,她相信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章她都可以写。

“你们三个平时作文写的也都挺好的,要不要一起试试?”现在这个时代,写的文章能被印在书上,是一种很值得骄傲的事,比挣多少钱都好,都让家里亲人高兴,所以红钦才想着大家一起写。

她们几家,虽然条件都不怎么好,但也没到指望孩子挣钱的地步,所以哪怕她们不去找活儿做,家里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第36章 假期里的收获

肖婷婷三人觉得这个很有意思,所以她们几人商量好了,每天一起去红钦家里学习如何写文章,一起研究杂志上的文章类型,争取在开学之前写出能看的文章来,能登上书本最好。

至于不被录用这种结果,她们并没有去想,反正她们已经努力过了,再说十几岁的孩子,骨子里总有着一种天真,相信自己,就像是有的孩子说,“你们觉得我长大了是上清华好还是上北大好?”因为在他的心里,他一定能考上大学,于是上那个大学才是他该做的选择,而不是我考不上怎么办?

考完试的第二天,肖婷婷,文雅还有艾景一早就来了红钦家,四人一起看杂志,解读着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遣词造句,然后想象着,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写,当然,有一些她们不懂得,就会一起讨论,红钦会不着痕迹的提出来,引导她们。

最后几人在出一个题目,然后各自写一篇作文,互相传看,都觉得好的,就抄写在信纸上,然后装进信封,按照征稿的地址寄出去。

为了投稿,她们每个人都取了笔名,红钦的笔名用的就是红钦,她的本名,肖婷婷的笔名是亭亭玉立,文雅的笔名是温馨,艾景的笔名是艾家格格。

小学里她们还没有学习多少历史,肖婷婷和文雅并不能理解格格的意思,倒是红钦想到了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不过,那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红钦,你好了没有?”文雅已经来红钦家里叫她了,今天是她们去学校拿录取通知书的日子,等一下她们两个还要一起去叫肖婷婷和艾景,然后结伴去学校。

结果不出意外,她们四人都考上了,成绩最好的还是红钦,只作文上象征性的扣了一分,肖婷婷三人也都考的不错,通知书上有开学的日子。

假期里,她们都有了不错的收获,四个人都有文章被杂志社选中,篇幅不等,有多有少,不过都给自己的假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进行一场摸底考试。”转眼开学时间到了,新的学校,她们也分到了不同的班级,开学后的日子和曾经没什么不同,只是面对的同学和老师不一样了。

肖婷婷三人分到了相同的班里,而红钦还是自己,不过有同一个村子的同学,也有曾经学校里认识的同学。

开学的第一场摸底考试,红钦还是一如既往的将近满分,这个成绩很是惊艳了学校的老师们,甚至学校里新增的那个封闭式重点班发来了邀请,如果她过去重点班,学校里会给她免除书费之外的所有费用。

其实这也不怪老师们惊艳,而是这次摸底考出的题很难,尤其是数学,红钦是满分的一百二十分,第二名才得了六十七分,可见其难度,重点班那边最高分是八十六分。

对于重点班的邀请,红钦和爷爷奶奶商量呢一下,最后还是没去,重点班的同学需要住校,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天,对于家里有老人的红钦来说不合适,当然,和家里的说法就是红钦不想去学校住,还有她熟悉的人都在普通班。

初中里,新开了几门课程,其中有英语和计算机,红钦对于这两门新课很感兴趣,都是她没有接触过的,对于这些她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是从零开始。

对于自己不会的东西,投入的经历自然也就更多,红钦还淘换来了一本旧的英汉词典,一有时间就背单词,当然,有着神识的作弊,她背诵的速度很快。

计算机在她们这里没有找到专业的书籍,红钦想着以后有时间可以去城里或者市里去找找看,不过现在她还小,太太和爷爷不会放心她自己出去那么远。

就在红钦觉得现在的生活平凡又充实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件事,或者说是她们一起遇到事了……

第37章 学生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