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语慧似有所觉,往这边扫了一眼,她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就受不了了?这才刚刚开始呢。
***
丧妻多年的周太傅,最近频频往定国公府讨茶喝。
起初,张淮之以为周太傅是为太子而来,最近太子干了一件蠢事,惹得皇上勃然大怒。
可是当周太傅将那副绝版的画轴递给张淮之,说送给他刚两岁的儿子时,张淮之察觉出了异样。
太子的事情并不算严重,皇上冷着一段时间,气消了便好了。周太傅自然最清楚不过,绝对不会为了这点子事,忍痛割爱,将他最稀罕的宝贝双手奉上。
“太傅美意,只怕犬子太小,还不会欣赏。”张淮之道:“不如太傅还是留着?”
“无妨。”太傅乐呵呵道:“小世子迟早有会欣赏的一天。”
张淮之瞥了他一眼,没有再说话。人家太傅不急,他急什么?
果然,几杯茶的功夫后,太傅便有些坐不住了。
“国公爷,永昌伯府大夫人和小伯爷在府中做客吧?”周太傅试探着问道。
张淮之挑了挑眉,原来太傅的目标是梁府。这么一想,张淮之倒是觉悟过来了,太傅的女儿还未议亲,与梁语慧的弟弟,永昌小伯爷倒是年纪相仿。
只不过,周太傅恐怕不知道,皇上有意锻炼锻炼梁则修,准备让他外放任职两年。
“是。”张淮之含笑点了点头,“圣上最近有意让则修出京历练。”
“什么?”
周太傅语气陡然拔高起来,这副错愕震惊的模样让张淮之愈发肯定自己的猜测:周太傅是为了梁则修而来。
然而周太傅接下来的问话,却是轮到张淮之错愕起来。
“不知梁大夫人是留在京中,还是与小伯爷去任上?”
张淮之双眼倏然睁大,周太傅绕过梁则修转而问起岳母何氏,这让他意外极了。
难道……周太傅是为了岳母何氏而来?
也对,岳母丧夫多年,而周太傅也丧妻多年,似乎也说得通。
只是……
“岳母不放心则修,要随他去任上。”张淮之道:“岳母此番也是前来与我家夫人告别。”
“这样……”周太傅面上满是惋惜之色:“不知是去何处任职?”
“听皇上的意思,约莫是去徐川。”张淮之想了一会道。
“徐川倒是个好地方,只是与南海有些近。南海最近不太平吧?”周太傅有些担忧地说道:“不如向皇上提议换个地方?”
“太傅多虑了,平南王世子在南海坐镇三年,海盗已经逐渐平息了。”
周太傅点了点头,事已至此,也不能强求。不过嘛,外放两年而已,他等得起。
“赵世子颇有乃父之风,平南王后继有人了。”周太傅感慨道:“只是长华郡主怕是操碎了心,赵世子还未娶妻吧?”
“未曾。”张淮之皱了皱眉。
周太傅想起来什么,立马住了嘴。之前京中有传闻说,赵世子对梁语慧一片痴心……难怪提起这个话题,定国公的脸色不太对劲。
何氏与梁语慧在院中闲逛,谈起梁则修去徐川任职的事情。
“徐川离南海挺近的。”梁语慧试探着问道:“娘可会绕道去看望赵世子?”
何氏摇了摇头:“我听长华说,赵世子忙得很,平日里连写信的功夫都没有。我还是不去叨扰了。”
“不至于吧?”梁语慧道:“他前几日还派人给我家彦儿送了不少新鲜玩意,则修那不是也收到了一份吗?”
何氏点了点头,她也觉得长华郡主应该是过于期待,才会觉得赵世子给她的信件太少了。实际上,就是交情不算深的她,偶尔也能收到赵世子几封问候信函,虽然寥寥数语,但也并不见仓促和敷衍的痕迹。
“也是。”
“所以,母亲若是有空,不如顺道去南海看看?”梁语慧道:“就当替我向赵世子问好啊。”
张淮之恰巧路过,听到自家娇妻提起“赵世子”,并且还语气急切地撺掇何氏去看他,不由得眉心一皱。
第三百七十章 犹豫
傍晚的时候,梁语慧正琢磨着写信,冷不防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梁语慧有些疑惑地回过头,只见张淮之不知何时走了进来,站在她的身后,表情复杂,眼神幽深。
“怎么了?”梁语慧不解地问道。
张淮之的视线移到了写了一半的书信上,“在忙什么?”
梁语慧笑了一下道:“给赵世子写信呢,到时候托母亲带过去。”
又是赵弘?张淮之心里有些不悦,面上却丝毫不显,将那书信往旁边一推道:“这等杂事往后先放下吧,彦儿哭着要找你呢。”
听到张淮之提起自家儿子,梁语慧自然坐不住了,她猛地站起来,快步往外边走去。
“怎么不早说。”
看着梁语慧的背影,张淮之面上露出一丝笑意。只是这笑意没有维持太久,再扫向桌上的信件时,笑容荡然无存。
张淮之将信件捏在手里反复看了好几遍,虽然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客客气气的客套话,但是张淮之还是非常不满。他家夫人还没给他写过信呢!
这么一想,张淮之顺手将写封信塞进了书桌的最低下。
信件不在眼前晃悠之后,张淮之觉得心情好了不少。
入夜后,为了避免梁语慧想起给赵弘写信的事来,张淮之格外卖力。
事毕,见梁语慧在自己怀中沉沉睡去,张淮之抚了抚她的发顶,露出得逞的笑意。
堂堂定国公,未满十岁便上了战场,如今却沦落到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牺牲色相的地步,若是这事被传出去,不知道大伙儿要怎么嘲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