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五灰溜溜地低下头,从梧桐苑离开了。
***
长华郡主眼圈通红,见到何氏后直接落了泪。
“兰雅啊,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长华,这是怎么回事?”何氏也是一脸焦急道:“皇上如何会派世子去南海?他哪里上过战场了。”
“可不是吗?”长华郡主抹了抹眼泪,“我本来以为是皇上的意思,以为他是在责怪我夫君当初的决定,留下了倭寇的祸患,这才派弘儿过去。”
“当初平南王也是权宜之计。”何氏叹了一口气道:“皇上往日也并无怪罪的意思。否则也不会封了王。”
“正是这个理。”长华郡主点了点头道:“我去皇上面前说理,皇上后面扛不住了才告诉我。是我家弘儿主动请缨,要去南海平定倭寇。怪我,怪我啊!”
何氏也是一惊:“长华,你别慌。和世子好好谈一谈。”
“没用了,圣旨已下。”长华郡主绝望地摇了摇头,“兰雅啊,你若是当初应了我的提议,该有多好。”
何氏自然知道,长华郡主是说的当初给两家的孩子指腹为婚的事。虽然她没弄明白这两者之前的关系,然而,此刻也不忍否定长华郡主的说法。
她也跟着叹了一口气道:“长华,是我想差了。”
长华郡主哽咽了一声,泪水再也止不住。
长华郡主的贴身丫鬟莺歌走了过来,低声说道:“郡主,世子爷来了。”
长华郡主慌乱地擦了擦眼泪,一抬眼,果然见到,一旁的柳树后头,隐约露出了靛蓝色的衣料。
“世子定是知错了,来请郡主您原谅呢。”莺歌劝道:“郡主和世子爷好好说一说?”
长华郡主心里一酸,想到自己如今眼泪止也止不住,情绪又稳定不下来,实在不是个谈话的好时机。
“他如今如此有主意,都能主动去圣上面前求旨出征了,还有什么要跟我说的?”长华郡主咬着牙道:“我反正是管不了了。”
言罢,长华郡主竟是哭了一声,跺了跺脚离开了。
“长华,等等……”
何氏本想拦她,在后头追了好几步,最后发现对方速度太快,着实追不上,只能作罢。
她叹了一口气,一回头,却见赵弘站在柳树旁边,眼中似有千言万语。
“世子,你快去和郡主解释解释。”
赵弘朝她笑了笑,却轻轻地摇头:“不必了。我母亲她其实什么都懂。”
“话不能这么说,你母亲哭得多伤心,你父亲恐怕也是。”何氏道:“你怎么之前没有和……”
“那夫人呢?”赵弘突然打断了何氏的话。
“什么?”何氏一脸茫然道。
“没什么。”赵弘眼底闪过一丝苦涩,随即又消失一不见:“梁夫人放心,我父亲倒是极其赞同我的决定。”
二十年前的那个决定是平南王心中永恒的痛,因此也造就了现在的倭寇扰民。如今由儿子亲自奔赴南海,这对平南王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
劝降为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若不行,尽量活捉。这便是平南王对他的指示。
“可是郡主如何受得了?”何氏道:“天下间武将多的是,世子何必如此冒险……”
何氏说了几句,发现赵弘一直看着自己,心想是不是自己说得太多,让他觉得心烦了?
“咳咳……世子若是觉得我太啰嗦,我便不再多说了。”何氏有些尴尬地说道。
“不,夫人误会了。”赵弘摇了摇头道:“我此番前来,是特意来与夫人辞行。”
“辞行?”何氏愣了一下:“你今日便要走。”
“是。”赵弘点了点头,“拜别了夫人,我便离京了。”
这话其实稍微用心一点,会发现挺有深意。然而,何氏的心思完全没在这上面。
“你母亲不知道?”何氏有些担心地问道。
长华郡主刚才负气离去,显然是不知道儿子马上就要走了,否则怎么可能是这般反应?
赵弘深深地看了何氏好一会,最后摇了摇头:“母亲并不知情。”
何氏面上一急,“世子且等着,我这便派人通知郡主。”
若是他日凯旋归来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稍有不测,刚才郡主负气离去,竟是母子之间最后一面。这让长华郡主如何受得了?
“不必了。”赵弘摇了摇头:“若是让母亲日夜担忧,最后还要含泪看着我的背影离去,还不如今日这般离开。”
何氏张了张嘴,竟是找不出花来反驳。
“世子可有什么话要托我带给郡主的?”何氏有些担忧地问道。
“没有。”
赵弘摇了摇头,随后却又说道:“我一定会凯旋归来,然后……”
何氏一直在等他接下来的话,然而良久,都没有后文。
最后他朝何氏粲然一笑,轻声道:“等我。”
声音很轻很轻,何氏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赵弘转过身,大步往外走去。拐弯之前,他停留了几秒,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回头。
***
长华郡主得知消息后,整整一天没有吃饭,最后去郊区小住了半个月,才渐渐缓过来一点,只是人却消瘦了好几圈。
赵弘走后的第二天,圣旨才正式下发:平南王世子领军平定倭寇。
与这道圣旨一同下发的还有好几道旨意。
一是,定国公世子张世昌与袁府小姐袁梦蝶,定于下月十八完婚。
二是,恢复梁府的伯爵爵位。
这两道旨意都让京城的人大肆讨论了许久。
皇上指定袁梦蝶与张世昌于下月完婚,终究是认了贵妃做的混账事。这事之前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并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