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在线逆袭(34)

作者:萌小礼 阅读记录

“这丧门星走狗!”长公主吸了吸鼻子,扑进了太后的怀里:“母后,还是你有办法,你不知道这狗东西方才怎么欺负我。”

太后恨铁不成钢地瞪她:“你耀武扬威了一辈子,怎么今日这般怂了?被一个绿豆芝麻官欺负?”

“我……”

长公主低了低头,她倒是嚣张了好一阵,可惜这狗东西油盐不进。关在这鬼地方着实瘆人,母后又一直不来救她。她就这么慌了神。

长公主虽然嚣张跋扈,可是本身也没经过什么风浪,从小到大谁不让着她。这一次被人这么对待,除了愤怒之外,更多的居然是慌乱与恐惧。

“在这鬼地方,儿臣还能怎么办?”长公主略带撒娇道:“好了,现在母后来了就好了。”

太后有些感慨地叹了一口气道:“你这样,让我如何放心让你去……”

后半句太后没有说完,只是深深地看了长公主一眼,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让我去?去哪里?”长公主拧着眉问道:“母后今日说话怎么怪怪的?”

太后深吸了一口气,抚了抚长公主的脸道:“琪儿,皇上让你去天门寺清修。圣旨很快就会传下来了,你……”

“什么?去天门寺?”长公主大惊失色,怒吼道:“皇弟是什么意思?就为了苏家那个贱丫头将我逐出京?她配吗?她就算死一万次,也不够我掉一根头发!皇弟是不是脑子……”

太后赶紧捂住长公主的嘴:“你小声点!隔墙有耳!”

“怕什么,我……”

“这可是宗人府,秦王的地盘!”太后瞪了她一眼:“你忘了你是怎么进来的?”

长公主瞬间清醒了不少,眼底闪过几分恨意:“早知道,当初那药就该加倍才是。”

“现在后悔了?”太后冷哼一声:“不过也别急,来日方长,这些人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眼下,最重要的是你去静修的事……”

“不……我才不要去……那个鬼地方是人待的吗?”

“这次由不得你了。”太后叹息了一声:“沈老将军态度强硬,如今边境又起了事端。”

“这个老东西,看我怎么收拾他!等他去了战场,我便端了他这将军府!”

***

苏府,沈氏在长公主府晕倒后便病了。

外头都在传苏婉婉惨死的消息,苏府却一派沉寂。

按理说,苏府该为苏婉婉张罗后事才是,可是老太太却仿佛没这个孙女一般,终日言笑晏晏,谈笑风生。

沈氏也没有操办后事的意思,她压根不愿意接受女儿不在世的消息。

“外头怎么都瞎传呢?我们家婉婉明明好好着呢,过两日就回来了。”沈氏幽幽地说道。

“夫人说得是。”房中的下人不敢反驳,纷纷附和。

沈老将军从宫中回来后,便火急火燎地来了一趟。见到自家女儿容颜憔悴,一派死寂的模样,心中自然心疼不已。

沈老将军原本是要将苏婉婉的消息告诉沈氏的,只是瞧着苏府的光景,却改了主意。

不破不立,若是狠狠心,这次应该是女儿与苏家和离的好机会。

沈老将军早就烦透了苏家,若不是女儿执拗,他早八百年就逼着苏家写放妻书了。

这么一琢磨,沈老将军只是耐心安抚了女儿一番,留下了几个下人看着沈氏,谨防她想不开,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候推波助澜。

快入夜的时,门房匆匆来报告:大老爷回来了!

沈氏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老爷……老爷回来了……”

沈氏与苏大老爷算不上夫妻情深,事实上,他们的感情淡得很。沈氏这么激动,更多的是感激。

成亲第二年开始,苏老爷便常年在外当差,鲜少回京,他们夫妻情分淡得不能再淡了。平日里,苏大老爷对苏婉婉这个女儿也极少过问,可是如今听说苏婉婉出了事,苏大老爷连夜回京,沈氏自然是感动的。

门帘一掀,苏大老爷大步走了进来。

“老爷,你回来了。”沈氏强撑着起了身,抹着眼泪道:“婉婉她……她在公主府……”

“行了行了。”苏大老爷不耐烦地打断了她:“都知道了,别说了。好端端的,去招惹长公主做什么?你平日里怎么教女儿的?”

沈氏一脸愕然,这淡漠的语气,仿佛在讨论陌生人一般。

“罢了,不说这晦气事了。我收了两个妾室,明早让她们过来敬茶。你张罗着,摆几桌酒席吧。”苏大老爷道。

沈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几年大老爷在外地,有妾室通房她并不意外。只是如今女儿的噩耗刚传过来,他居然要摆酒席行纳妾之礼?

禽兽也比他强吧?

第39章 被丫鬟抢走未婚夫的炮灰千金(39)

苏大老爷等了好半天,都没有等到沈氏的回应,脸上便有些不耐烦起来。

“你这是什么态度?”苏大老爷皱着眉道。

“老爷,婉婉好歹是你的亲骨肉,你竟如此凉薄冷漠?”沈氏瞪大眼睛看向他。

“人都没了,我能怎么办?母亲教得好好的,你非要去挑唆,惯得她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长公主。”苏大老爷有些烦躁地说道:“你想怎么样?我不过是纳个妾,你难道想让我绝后不成?”

沈氏呆呆地看着他,好半天都没发出任何声音。

“哼。”苏大老爷面露不屑:“你恐怕打错算盘了,元霜早已为我诞下一子,这妾我是纳定了。”

沈氏惨淡一笑:“原来如此……”

苏大老爷皱了皱眉:“行了,你心里有数就好。你爹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去圣上面前大闹,听说圣上龙颜大怒,夺了你爹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