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农家重生长姐换亲后(91)

作者:柳如安 阅读记录

5楼:强烈建议校领导,邀请孟教授做招生总负责人,绝对生源爆满!

6楼:本学生附议!

7楼:本社团附议!

8楼:本校友附议!

9楼:本高三应届生附议!

……

下面队伍整齐的附议还在不断增加,差点没把小丹笑死。

不仅海市大学转发了,北大胡子复教授微博特意@孟鹤云:欢迎北大优秀毕业生孟鹤云回母校中文系就职。

北大中文系是出了名的优秀,文学院院长胡子复今天在“最新论文”里淘到了一篇含金量特别高的论文,论文引经据典,讲述了片假字的来源,立足点非常全面,证据也极其充分,让他看了之后为之一振。

竟然有这样的缘由,原来还可以这么理解,菩提灌顶般,从前模棱两可的古文翻译顿时清晰起来!

这篇论文,对古文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啊!

他看了看名字,海事大学,孟鹤云。

不认识。

能写出这种论文的人,怎么会默默无闻,他又打开百度,输入他的名字,结果跳出来了这些爆火视频和人肉科普文。

胡院长戴着老花镜,一一看完。

弃理从文,对国学满腔热忱。

这孟鹤云不但学问让他赏识,连脾气都极为对他的胃口,他动了心思,想挖孟鹤云来北大中文系做古文学博士生,能和他一起编制《古文翻译工具书》以及《典故编撰》等工作。

这个项目一做就要十年起步,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做这种长期得不到立竿见影收益的事情了,像孟鹤云这样底子扎实,愿意研习古文的人才太少了。

中国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崇洋媚外,现在想要重新捡起国学,让中国五千年文化走入每个国人心中,就需要像孟鹤云这样优秀人才,来复苏文学、大兴国学。

胡院长的眉宇松开了,他连忙找到论文后的联系方式,但是没想到接听的是叫“任磬”的人,他希望和孟鹤云当面聊聊,于是便让任磬转达,在等待期间,又忍

不住上微博@了孟鹤云。

这样的人才,他真的恨不得即刻就抢过来!

浦东新区陆家嘴,一栋现代摩登大楼次顶楼,小秘书跑着到了谢菀办公室前。

“谢总,有一个急事和您汇报。”

谢菀不停翻看着手机,正心里烦躁着,听到小秘书的敲门声,她沉了一口气,倒扣手机,喊她进来。

“谢总,网上有个关于你的视频,已经影响到公司股价了……”小秘书战战兢兢地将视频拿给谢菀看,“公关部想向您讨个总方向,需不需要踩一下那个polo女?”

谢菀拧着眉看完,想起林多福说的那些话,心里的愧疚占了上风:“好好控评,注意舆论导向,把我和她的评论都往正面上引导。”

“收到,谢总!”

小秘书风风火火来,又风风火火走了!

因为有资金运转,网上的讨论不但非常火爆,而且总体上都是向好的言论,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多福农庄。

几方联动下,多福农庄在网上火热了许久,由此也吸引了大批游客,随后的日子里,林志雄等人一边接待客人一边建设农庄,因为资金充裕起来,农庄也建设得更好,良性循环之下,多福农庄朝着康庄大道一路往前发展起来。

而众人翘首以待的孟鹤云和林多福夫妻两,已经回到了雍朝。

马车上的动静,让靠在栏杆上小憩的孟三陡然惊醒,他掀开门帘,看到了日思夜想的两人,立马糊上一脸的眼泪鼻涕。

“大哥、大嫂,你们终于回来了。”

孟鹤云嫌弃地抵住他的脑袋:“有事发生吗?”

孟三摇摇头:“就是我心惊肉跳的,吓死了。”

“多练练就行。”孟鹤云推开邋里邋遢的孟三,“到县城了?”

“嗯,我掐着点,再走上一个时辰就能进县城大门了。”孟三老实坐好。

“赶紧赶车!”孟鹤云感受到外头有冷气飘进来,皱眉,“天气变冷了?”

“嗯,快入冬了。”孟三算了算天时,“这天一直这样,前一天还热得要穿不住衣裳,后一天就冻得要穿袄子了。”

孟鹤云点点头,这雍朝的气候和现代倒不太一样。

林多福在马车上和三三聊天。

“三三,我们这样古今穿梭,会露出马脚吗?我们说出国了,可是在国内没有任何航班记录啊。”

“多福姐姐放心,系统会已帮你们精心挑选了一个国家,另外还有一套住房,若你们有需要,下次回现代可以传输到这个国家的住房中,我们的服务绝对安全可靠,无后顾之忧。”

“那安排我们去的哪一个国家?”

三三给出了一个国家名,很好,连博学多才的孟教授都不知道,够冷门的!不过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确实适合疗养。

系统很强大,林多福很安心。

第55章 县令夫人

三人驾着马车,到了租赁的小院。孟鹤云放下了行李,和林多福一起去了县衙。武回春请两人去了书房,一聊就停不下来。

林多福非常细致地和他讲了动力系统加圆桌旋转系统,同时指出两者相加,可以解决农业水利长途灌溉不便、海上轮船动力不足等问题。另外又画出了新农具的图形,如犁、耙、锄等常用农具,稍作改进,就可以省力很多。

孟鹤云精于计算,做主簿两月利用闲余时间已经算清了县衙财政情况,也提出了一些良策,怎么来运用经费,花最少的钱得最大的利,来达成武回春的目的。

林多福还提了很多设想,武回春听得兴起,觉得口干舌燥,朝外头高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