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农家重生长姐换亲后(32)

作者:柳如安 阅读记录

“你说闹不闹心啊!”陈晓梅恨恨锤了好几下米袋子,“都是这个社会闹的。”

“妈,你别想这些不开心的,正好,我在镇上,你跟着我一起逛逛,看中什么,我传到你那儿去,米面我也你们买一些,这里的米面绝对健康无污染。”

林多福发现了这个快递的另类用法,看了一眼不知何时,因怕她跌倒而拽紧她袖子的孟鹤云,道:“回头给孟爸孟妈也送去一份哈。”

“这还要你提醒。”陈晓梅瞪了她一眼。

“晓梅,快看,这包米和面消失了!”林志雄的惊呼吸引了娘两的注意力。沉晓梅赶紧让林多福查看,林多福打开系统,果然在储藏空间多了一堆麻布包着的米面。

“这哪里的牌子,没见过啊。”

“这是我校友送的,他现在在农科大做教授,是他学生自己培育的米和麦,他们自创的品牌。”林志雄是20世纪的农科大学生,他毕业之后去了供销社,而很多同学泽选择了留校,所以每年都有很多老同学给他寄农副产品。

陈晓梅看着剩下同一名牌的米和面,“老林,这牌子,好像还有油,你倒大碗里面,看哪个可以传送过去。”

林志雄被指使得团团转,陈晓梅则把能传输的物品单独拿到一边。

“多多啊,这那边就别买了,赚钱多不容易啊。你爸妈这边自己有退休金,还有你给的卡,想买啥不行啊!以后我们就认准这牌子买了,回头给你外公外婆家的粮油米面都换成这个牌子的。”

“行啊。”林多福听妈妈的,妈妈说的多有道理呀,“还有妈,你少邮点东西哈,这快递积分好贵好贵的,我这不刚到古代么,赚积分不容易呐。”

陈晓梅看终于有东西能传过去了,竟然还要运费,生气了:“你这系统不行啊,我们这都江浙沪包邮的,你那竟然还要快递费!”

“妈,你还真错怪系统了,我这在河北呢,还真不包邮。”

“咋到河北去了,这怪不习惯的,冬天贼愣的,这要到外头上厕所,可不得冻死,哎,多多,你这受老罪了。”

“没事,我努力赚钱呢,争取年底前把房子推倒重建!一定把卫生间、暖气问题给解决!”林多福元气满满的样子,逗乐了陈晓梅。

这竟然在古代的河北呐。

陈晓梅好奇地打量手机屏幕中围绕在林多福、孟鹤云周围的景色。

宽阔的石板路,两旁林立着黑瓦白砖的店铺,有红漆酒楼,也有打着幡的店家,中间还有一排热热闹闹的小摊,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

林多福着一身宽松的靛蓝色陈旧单一看就很舒服的棉质衣裤,绑着一根长长的麻花辫,背上背着竹制小背篓,她的袖口被一身半旧儒衫的孟鹤云牵着。

女婿挺拔俊秀,女儿白净活泼,看两人自在地漫步在古朴街头,一晚上惴惴不安的心,神奇地平静了下来。

现代的嘈杂急躁、污染辐射远离了她的孩子,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吗?

“妈,我正要去药堂抓药,你和爸不是经常腰酸背痛,身子沉吗?你们有空去中医院把把脉,把脉象拍过来,我在这儿认识个老中医,人原来是宫里的,就是御医,我让他给你们开个方子,回头我抓了药给你们寄过来。”

呦,这事儿好啊!

这可是正宗的老中医。

“行行,你外婆这几日身子也不舒服呢,正好也给她调养调养。不和你说了,我和你爸赶紧去挂号了。”陈晓梅风风火火的,想到就要去做。

啪,视频被挂断了。

“陈女士这暴脾气。”林多福嘟囔了一句。

“电话打完了吧,我们先去一趟墨香书斋,就在我们摊位后面。”孟鹤云补充了一句,“就是我借桌椅那家店铺。”

“那家店老板,你认识吧,不然哪会这么好心?”

“嗯,我刚路过他店铺就听他喊我孟公子,我就晓得他是原身认识的。”孟鹤云虽然没有原身的记忆,但他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学理科的逻辑思维又缜密,所以到现在还没有露出明显破绽。

当然一般人也不会探究你是不是本人,只会觉得你性格最近有些变化而已。

两人略略聊了几句,就到了墨香书斋。里头很多书生正在翻阅书籍,轻悄悄的,林多福感觉有一种身处现代图书馆的感觉。

墨香书斋抄书有两种算法,自带纸笔是10文钱一百字,用店铺里的笔墨纸砚抄书则是5文钱一百字。原身孟鹤云都选的第一种,毕竟笔墨纸砚可以买便宜的,比第二种能多赚几十文钱一本书

孟鹤云去交了两本《千字文》,方掌柜不在,书店伙计查阅无误,正好一百文钱,伙计取了一吊钱给他。

孟鹤云取了钱,放入自己陈旧的钱袋中。

林多福揶揄孟鹤云:“孟教授,你刚给人写信回本了吗?”

孟鹤云掂了掂终于有重量的钱袋,摇头叹息说:“不多不少,正好二十文,今日收入,合计一百二十文,没娘子赚的多啊。”

“无妨无妨,夫君以后就由我包养了,啧啧啧,这小脸长得多标志啊,我不亏不亏。”林多福打趣孟鹤云。

孟鹤云则点点她的脑袋,任由她瞎贫:“下午我在摊子处再抄会书,你可以自己在集市逛一逛。”

“好。”林多福点头。

两人缓缓步行到了仁济堂。

孟鹤云把药方子递了过去,药童看了一眼,说“这一张,十文钱一副药,共五贴,五十文;这个十五文钱一副药,一共十贴,一百五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