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云宅朱漆大门洞开,平香嫂子带着仆从提着万字纹灯笼相迎。门楣新挂的鎏金“解元及第”匾额在雪光中泛着冷芒,十二盏羊角灯依次亮起,映得石狮口中夜明珠如满月悬空。
“夫人、老爷们请!”平香嫂子引着孟石刘氏往东跨院,“东厢是温泉浴室,西厢摆着西洋琉璃镜,三爷特意从苏州订的。”
徐闻显夫妇被引向西跨院,赵茹蹦跳着踩雪:“娘快看!池子里的锦鲤戴着红绒花!”徐夫人却盯着游廊下的紫檀木柜,见柜门刻着《本草纲目》插图,连柜角铜环都是针灸穴位造型。
林老爹站在中院八角亭前,望着梁上悬着的浑天仪发呆:\“这物件,比县学的还精细。”林庆年却被东厢传来的油墨香吸引,推开门见满墙名人字画,其中一幅《杏林春燕图》惊才艳艳,题款确实从未耳闻的署名\“胡子复\”。
林庆年还在疑惑,一阵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平轩抱着鎏金匣子匆匆而来:\“县君,宫里和几位大人又送来贺礼。”
众人看到前院铺满了一整个院落的礼,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徐家、赵家也啧啧称奇。
今个儿是大开眼界了。
工部侍郎林建岳送来了两方端砚与一盒湖笔,吏部侍郎武家,马车送来十二幅《寒林图》,每幅都用真金勾勒梅枝。孟三打趣说武回春要给宅子添“金枝玉叶”。
万国公府的礼物最是别出心裁。十匹西域天马驮着鎏金胡床,床腿雕着葡萄藤蔓,每颗葡萄珠都能转动。
林多福掀开胡床暗屉,发现里面藏着万国乐师手绘的《胡旋舞谱》,谱中墨迹遇热便显露出西域药草图谱。更妙的是床榻中央嵌着水晶球,转动时能看见漫天星光,应了星宝的乳名。
“得亏我们宅子大,不然这床都没地儿摆的。”孟三摸着下巴嘀嘀咕咕,孟家夫妇、林家夫妇,也早看花了眼,有些迷瞪了。
宫里的匣中除了玉如意、绸缎,还有个青瓷瓶,瓶身绘着五毒图案,正是太医院秘制的“五毒化骨散”。
林多福望着瓶底若隐若现的“徐”字,最近,太医院出现的频率是不是太高了,她心里若有所思。
还没等她细想,孟鹤云神色凝重地过来:“宫里来人传皇后娘娘口谕,让我们正月初一进宫觐见。”
“宫里人呢?”林多福的手猛地一顿,抬眼看向孟鹤云,屋内炭火明明暗暗,映着她茭白的面庞。
进宫觐见,看似寻常的召见,却透着说不出的意味深长。圣人的心思难测,这突然的口谕,究竟是福是祸?
林多福深吸一口气,抬眸望向被寒鸦掠过的灰暗天空,思索着应对之策。
“已经走了,看通传人神色,应该不是坏事。”孟鹤云揽过她的肩膀:“放宽心,今晚先好好过个年。”
黑夜缓缓而来,中院紫檀圆桌被拼成长案,四家促膝而坐。
赵夫人将翡翠镶金的筷子按在红漆托盘上,徐夫人则指挥丫鬟摆上景德镇青白瓷餐具;
林母端来酱肉坛子:“他爹做的酱方肉,用我们林家百年陈坛腌制的,大家都尝尝。”
林多福则从暖手炉里取出个玛瑙食盒:“这是北疆的手抓羊肉,用雪水炖了三天三夜。”还有拿来孟家村带来的玫瑰膏,一人泡了一杯,玫瑰饮子。
桌上的菜一个个叠上去,满满铺了一桌子,不分大小,整整齐齐围了一桌,宾主尽欢。
饭毕,四位夫人开始分发压岁钱。
星宝收了不少好东西,赵家夫人送的是嵌着东珠的鎏金荷包,徐太太是《心经》的翡翠平安扣,赵家夫人塞了块羊脂暖玉。
刘氏和林母都实在,一人送了六角银钱。
林多福也给大丫、赵家兄妹发了压岁钱,孟三也没落下,只要没成亲的,都拿了她的喜钱。
孟石则拿出捂得热热的红头绳,那是特意给星宝带来的,这可是他孟石第一个孙辈,他可是想念的紧。
墨水点燃九连响烟花,窗外传来阵阵爆竹声,四家人涌出正房。看完了烟花,又打起牌九。
林多福带着几个小的,在院子里架起烤全羊,孟鹤云、赵毅、徐道载挥毫写春联,平香嫂子带着阿瑶往梅枝上挂琉璃灯。
林母、刘氏抱着暖炉看他们,笑得合不拢嘴。
丑时,四家老人家歪在贵妃榻上打盹。林多福悄悄溜到厨房,见孟鹤云正往食盒里装饺子。“给守岁的更夫们备的,”他将食盒系上红绳,“你瞧这个——”掀开蒸笼,里面蒸着四只面塑,都印着福云字样。
林多福轻笑,两人倚着雕花窗棂,看天际将亮未亮的晨光。孟鹤云握住她的手,远处传来老人们的呼噜声,与檐角未化的积雪一起,在黎明前凝成琥珀色的暖。
正月初一,天已微亮。
林多福站在铜镜前,看
着平香嫂为她整理翟纹霞帔,鎏金禁步轻碰发出清脆声响。镜中女子褪去素日的干练,眉间点着朱红梅花钿,发间东珠随着动作轻轻摇晃。
“县君,该启程了。”平香嫂将暖炉塞进她袖中。
林多福点头,指尖抚过礼服上的百子千孙纹。这是皇帝特赐的礼服,暗纹里藏着西域进贡的金线,在晨光中泛着神秘的光晕。
孟鹤云身着月白夹棉交领儒衫,青缎镶边的衣襟上绣着淡金色云纹暗绣,腰间系着同色丝绦,垂着一枚羊脂玉佩。玉冠束发间插着竹制簪子,晨光映得他眉骨如削,袖口处还沾着昨夜未干的墨痕,分明是晨起时仍在习字的模样。
林多福有心调戏他,指尖轻轻点在他袖口墨渍上,朱红甲套在晨光中晃出细碎流光:“夫君今日这般齐整,莫不是要去御前科考,提前做演习?”她忽然凑近他耳畔,梅花钿几乎要蹭到他衣襟,“我倒觉得,你这般风流儒雅的模样,该配支玉骨扇才好。”语毕轻笑退开,东珠流苏扫过他掌心,留下一缕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