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三位大臣!
在缉蛊卫眼皮子底下都能杀人,要不了多久,是不是就要杀到长安皇宫里去,放个虫子把皇上杀了?
这南蛊人便没人能治得了吗?
一时之间,朝野震荡,长安之中也跟着议论纷纷,甚至边关也跟着不安宁。
南蛊蛊师在长安之中杀了大臣的事迹点燃了身在南疆的南蛊人侵略的火苗,他们似乎受到了鼓舞,不断侵略边疆。
而这个时候,长安中突然传起一阵谣言,说是镇南王突然回长安,且多日不出门,是因为镇南王已经死了。
正是因为镇南王死在了长安,所以边疆的南蛊人才敢侵略边疆,那南蛊蛊师才敢来长安作乱。
这消息一出,不止长安内一片哗然,就连边疆都跟着越发躁动。
边疆的将领中,十个里面有八个是秦家军的人,他们驻守边疆多年,镇南王这三个字对于他们来说,不只是一个名字,还是他们头上的太阳。
有镇南王在一日,他们就不怕这遮天蔽日的蛊虫。
而当太阳要坠落,他们会恐慌,会不安,会畏惧,边关必然因此动荡。
若是镇南王当真死了,这整个大陈上哪里再窜出来一个镇南王来镇住局势呢?这整个大陈,是不是又要被南蛊入侵?
自然也会有人跳出来反驳说不可能,这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能站出来的吗?他们大陈没了镇南王就要完了吗?
也有人说,镇南王还没死呢,让镇南王出来转转,这流言便不攻自破了。
可镇南王不肯出来。
镇南王又为什么不肯出来呢?
——
是夜。
窗外繁星点点,明月当空。
皇宫外的二皇子宅院中,一阵怒骂声从窗中传来,刺惊檐外飞鸟。
“废物——废物!”
“啪”的一声脆响,玉杯被投掷砸撞在汉白玉地面,碎裂一地,殿内的幕僚瑟瑟发抖的跪了一地,而在高案之后,二皇子一改素日里斯文儒雅的伪装,面色狰狞的吼道:“什么闽南之战?不过是太子的手段!”
这次事情的最开始,死了一个吴行止的时候,二皇子就意识到不对了。
吴行止是他手底下最得力的干将,同时,也是他在武将之中唯一可以倚重的人,二皇子的姨娘,万贵妃的胞妹当初就是嫁给了吴行止做妾,所以后来,万贵妃起势之后,二皇子的姨娘便开始左右撺掇,想借着自己姐姐的威势,让自己往上爬一爬,吴行止这样一瞧,干脆果断休妻,将万贵妃的胞妹万夫人提为妻,同时,投诚向了二皇子。
若是二皇子登基为帝,吴行止也就跟着上了一座宝船,直达天听。
而这一次,死的偏偏是吴行止。
二皇子立刻派人着手调查,但是他的人同辑蛊卫的人一样,什么都找不出来。
好像是真有强横的蛊师从天而降,把他给弄死了似的。
二皇子才不信呢!
蛊虫是有的,但绝对没有那么厉害,南蛊与大陈打了少说五十年,几乎打了一整个朝代,也就只打出来一个洛阳,要是这世上真有这么厉害的蛊师,直接进长安把永昌帝弄死不就得了,这大陈不直接改朝换代了吗?何必只弄死一个小小的吴行止呢?
他更倾向于是有人里应外合,设计弄死了人,随后强行造势,捏出来一个这样的蛊师来。
一定是有人别有用心,只是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等死到第二个人的时候,二皇子便确定了,下手的人是太子。
因为死的第二个人也是二皇子手底下的党羽。
一连两回,死的都是二皇子的人,且在同时,开始不断有人以“镇南王已死”来做文章,二皇子左右一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太子与镇南王欲逼皇上低头、处置二皇子,所以激化大陈与南蛊之间的矛盾,杀几个二皇子这边的大臣,然后使外面那些愚人们震惊恐慌。
那些庶民以为没有镇南王他们大陈就要完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分明只是死了几个人而已,却使大陈间风雨飘摇,人心惶惶,边关也出事,这样的情况下,皇上就会对镇南王,对太子党妥协。
妥协……如何妥协呢?自然是找个理由来处置他这个二皇子!压下了他,处置了他,镇南王那病就会无药自愈!他就会回到南疆去,继续狗一样趴着!守着那二十四座山!
而他呢?太子获胜!他就离皇位又远一步,他输一次,跟他的人就会少一些,跟太子的人就会多一些,他的人越来越少,太子的人越来越多,就算是父皇保他,他也站不稳了!
这场政斗,太子挟镇南王之威势,以南蛊人为刀,狠狠地切上了二皇子的脖颈。
想让镇南王出来压住局势吗?想让边关稳固吗?好啊,处置二皇子,一切就顺利了。
太子好一招借刀杀人!
“混账东西!”
二皇子的吼声回荡在寝殿之中,吼得中气十足,但实则外强中干,隐隐难压不安。
太子这一招太狠了,利用了所有人对南蛊的恐慌,也利用了镇南王如山一般的威势,两者叠加,便将这大陈的安宁与镇南王的死活挂钩了,镇南王一日不出,这大陈边境便一日飘摇。
要真是生了战事,死伤了黎民百姓,那他父亲就算是再偏爱他,也一定会低头的。
世家与皇权,就是这样互相拉扯。
不行,他必须做点什么。
二皇子在寝殿之内踌躇迟疑,许久之后,终于下了决心。
太子图穷匕见,他也得上一上狠招数了。
“去将白玉凝叫来。”二皇子压了压盛怒,捏着眉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