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文化输出在异世出道(510)

作者:锦屏韶光 阅读记录

然而问题在于,艾伦已经将“纯爱”书写得淋漓尽致,再选类似题材的故事难免显得黯然失色。赫尔曼翻看着手边的稿件,最终“忍痛”挑出了两篇。一篇融入了猎奇的鞭笞、乱lun与群体元素,另一篇主角性格更加放荡不羁。然而读完后,他却毫无波澜,甚至心如止水。

问题显而易见:尽管许多作者试图模仿艾伦的风格,但他们总是抓不住精髓。这两篇故事更像是重复性的堆砌,只是换了人名和场景,情节毫无新意。尤其是描写核心情节时,篇幅寥寥,仅用两三段轻描淡写地掠过,其余部分全靠调笑与轻佻话语堆字数。

而由于一场口口的字数实在太少,它们不得不用大量的人物来填充故事,相比之下,在女主角已经和第二、第三个男士口口的时候,艾伦的“马车故事”刚开始“亲密接触”呢。

“他们怎么就学不明白呢?”赫尔曼看着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稿件忍不住叹气,一个艾伦固然难得,但如果能有两个、三个该有多好!可为什么,他们的文字总是这么干瘪单薄?

他不由得展开遐想:如果艾伦先生尝试写鞭笞、群体这类题材,又会是什么效果?光是想想,他竟隐隐感到热血沸腾。

不过,想到艾伦的身份——赫尔曼脑补出的身份——一个落魄但依然固守底线的贵族,再加上通过口口小说早已赚得盆满钵满,恐怕一辈子都不会染指那些更“刺激”的题材。

“真是太可惜了,”赫尔曼一声叹息,摇头自语,“艾伦先生的底线……就不能稍微低一点吗?”

但很快,他意识到自己的愿望未免有些过分。像艾伦这样的口口界天才,有一个已经很好了,还能奢求什么呢?

在赫尔曼的安排下,“《珍珠》创刊号正式获批刊登艾伦的短篇小说”这一消息迅速传播开来,然而25镑的高昂售价和150份的限量发行瞬间劝退了大批读者。除了那些真正富有且不在意价格的读者,大部分人已经开始另辟蹊径,各种大胆的想法随即涌现于俱乐部的留言簿上:

“我想,如果有一位慷慨的绅士愿意借阅一份《珍珠》,我愿意出10先令!只需要三天!——O·A”

“我可以出1镑!一天就足够了!——Q·J”

“老实说,我觉得你们可以购买一份《珍珠》,然后租给其他人。——W·M”

“为什么不买一份《珍珠》,或者借一份,然后抄写下来呢?如果能印刷的话就更好了,我愿意出1镑购买艾伦先生的短篇故事。——匿名”

“回复匿名,这真是一个好主意!有没有愿意印刷的朋友?看看这多么潜力巨大的市场啊!——O·A”

“说得真的很有道理,”自从听说艾伦创作了一篇短篇之后,欧文跑俱乐部的频率骤然升高,几乎没课的每一天都回去看看留言簿的最新动态,一开始听到《珍珠》的消息,他真的有动心凑凑钱买一份,不过看到这些大聪明的留言之后,他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吹来的啊,25镑实在太贵了,而且他只对艾伦的短篇故事感兴趣,至于爆料的其他作品,他都兴致缺缺。

是的,随着艾伦短篇的爆料,《珍珠》里其他两位作者的身份也被揭晓了。不得不说,这两位作者确实小有名气:一位擅长揭露贵族阶级的不堪之事,作品充满了“贵族气息”,让人不禁猜测作者本身是不是贵族;另一位则以大胆开放的描写闻名,尤其是在鞭笞等细节上似乎颇有研究。

但欧文对这两位作者都没什么兴趣,反而觉得太过放荡感到心理不适,吃惯了细糠,再吃粗粮只能勉强填填肚子,绝对没到能花25镑的地步。

“如果真有人能将艾伦的短篇印刷出来就好了,”欧文已经决定不买那本杂志了,“就算没人印刷,相信我的朋友应该愿意借给我看看的,到时候我可以抄下来。”

这时候就体现出“人脉”的重要性了。

而他的“人脉”,已经入职《珍珠》杂志的记者小伙伴大方地向他分享道,“等我看看有没有机会抄一份给你。“

“那真是太感谢了!”欧文感动地道,“但是,这样不会被赫尔曼先生批评吗?”

这应该是公开摸鱼了吧?

“老实说,”小伙伴迟疑道,“我觉得等《珍珠》售空,赫尔曼先生没准会自己印刷艾伦先生的短篇呢,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感觉他能做得出来。”

欧文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

“我也觉得这像是赫尔曼先生做的事情,”他说道,“他看起来就像一个专业的、掉进钱眼里的商人。”

一个专业的商人怎么会放弃那么好的赚钱机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有了小伙伴的承诺,欧文便开始耐心等候着《珍珠》的发售。

不得不说,赫尔曼先生的动作速度实在太快了,趁着大家对艾伦的短篇感兴趣的档口,立马推出了《珍珠》的预售,有“创刊号”的吸引,150份顿时被预订一空,留言簿里写满了抢不到的哀嚎,欧文万万没想到,这俱乐部的有钱人居然那么多。

当然,除了真正对《珍珠》感兴趣的读者,还有许多是一些收藏家,希望有朝一日这本杂志能够升值——这可能性还挺大的,另外就是看到商机的商人以及一些图书馆的采购。

当时的图书馆多为会员制,为了吸引会员,不少图书馆会采购热门的口口文学,这已成了一种公开的秘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买家之一就是卢恩顿图书馆。尽管表面上是传统的文学图书馆,实际上却为某些私人印刷的口口作品提供了一个隐秘的流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