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文化输出在异世出道(463)

作者:锦屏韶光 阅读记录

这种对“独占的爱”的憧憬,反而比那种“忠诚无私”的情感更能打动她们的心。

想到之前他们还在嘲笑这种让人头皮发麻的台词,声称不会有一名女士喜欢听这种情话……之前信誓旦旦的话语现在好像化身回旋镖,扎得他们遍体鳞伤。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了……”中年编辑低声嘟囔,“我们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为什么这些女士们都在憧憬这样的故事?她们甚至都能从那些轻浮、不尊重女性的行为中,看到浪漫的元素?”

“我真是难以相信!”年轻编辑目光迷茫,“这些信是真实存在的吗?该不会是这位女仆小姐,呃,收买了一堆人给我们写信……”他说不下去了,他也知道这种想法有多荒谬。

资深编辑拿起那份报纸,仔仔细细地再看了一遍这位S先生的话语,试图从中发现一些可取之处,但当他看到满篇的“丫头”,还是抖落了一地的鸡皮疙瘩。

他是实在理解不了这种傲慢、自大、轻浮的花花公子,单纯说几句“只有你一个”,就能让女士们纷纷折服的魅力在哪。

资深编辑摇着头,叹了口气,“也许我真该去文学俱乐部,问问那些作家的看法,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然而,没等他们主动去寻求答案,一封来自野人文学俱乐部的邀请函就不期而至。

“我们诚挚邀请贵社派员参加即将举行的读书会,届时将讨论《女仆日记》带来的影响,”信上如是说道。

“哦?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编辑们眼睛一亮,“看起来他们也在困惑女仆日记为何如此受欢迎。”

于是,编辑部决定派遣经验丰富的中年编辑前往,参加这一周一次的读书会。

时间很快来到了读书会的日子,在野人文学俱乐部的大厅中,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纸张的香气,威尔斯坐在一角,手中握着一本厚重的小说,桌子上摆放着几本摊开的书籍,墙壁上挂着泛黄的文学海报,他听着台上作家的分享,表情严肃而专注。

“我今天想要分享的,是一篇刊登在《镜报》上的日记,”作家举起一张小报,“这篇日记让《镜报》的销量猛增了好几倍,甚至超过了许多大报社的预期。”

“那么厉害?!”威尔斯被这样的成绩震慑住了,“是什么样的日记?难道是揭露了某个贵族的隐私?或者什么丑闻?”

台上的作家还在介绍,“就其投稿者自称,这是一篇来自上世纪的女仆的日记,讲述了她祖母的所见所闻,真实性不能保证,里面的人物姓名也已经隐去,可以说,它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销量,单纯只依靠它的内容,而非它揭露了什么丑闻。”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作家摊了摊手道,“我实在难以理解它为什么会如此畅销。日记的内容相当简单,并没有太多曲折的情节,甚至可以说,它所讲述的人物让我一度感到不适。”

这么一说,可把威尔斯的好奇心提起来了,他问坐在旁边的经纪人朋友,“你听说过这篇日记吗?”

“我好像看过,”经纪人露出复杂的神色,“但是我不敢肯定是不是就是那一篇。”

作为一名文学经纪人,他每天都需要接触各种信息,小报上的消息自然也不容错过。无论是为了和客户、朋友们探讨时的谈资,还是作为业界动态的参考,这些内容他都要留意。所以,他对《镜报》上的那篇“女仆日记”有印象,甚至记得其中一些片段,印象也非常深刻。但……这样一篇平平无奇的日记,居然能够让《镜报》的销量倍增?他依然难以相信这个事实。

“那篇说了什么?”注意到朋友的脸色,威尔斯越发好奇了。

经纪人只是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很短的一篇日记,待会儿你听就知道了。”

威尔斯稍微一愣,但也没有再追问。全场的注意力已然集中在台上的作家身上。作家谦逊地说:“所以,今天我带来这篇日记,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我希望从各位的观点中,能找到一些线索,解开它背后的谜团。”

话音刚落,他便从手中的小报上开始朗读。由于报纸的篇幅实在不长,而且这篇日记的内容与前篇有紧密关联,他干脆将上一篇也一并读了出来,“……红着眼、掐着腰……亲我一口,命都给你。”

经纪人皱紧眉头,虽然他看过一遍,有了些许抵抗力,但是再次听到这种文学,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他,让他再次露出痛苦面具。

而他看到一边的威尔斯,脸上一片空白,似乎已经被震惊得灵魂出窍了。

台上的作家已经快速念到了第二篇,“……丫头……别嘴硬,眼神是不会说谎的……”

当一群正直的男士,突然遭受到红眼文学+丫头文学的双倍攻击,个个面色难看,表情各异。有人眉头紧锁,双臂无助地抱住自己;有的人目光空洞,眼神迷茫,好像听了,又好像没听;而有的人东看看西看看,似乎在寻找一个人能和他一起抵御这种精神上的污染。

“……就是这样,”漫长得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作家终于读完了这两篇短短的日记,他看到台下参与者的各种神态——仿佛被龙卷风席卷过一样,留下满地狼藉,无奈地道,“我想现在大家应该能理解我当时读到这些文字时的心情了。”

好一会儿,这些遭受精神攻击的参与者才缓过来,威尔斯给自己倒了杯热茶,对他的经纪人朋友感叹道,“我现在知道你刚才为什么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