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文化输出在异世出道(165)

作者:锦屏韶光 阅读记录

“艾琳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个问题恐怕成为了他们脑海中的未解之谜。

“太难了,怎么会那么难?”薇拉十分头疼,她绞尽脑汁、克服了心理障碍写的书籍,最终结局如此惨淡,委实让她倍感沮丧,“明明不管是姿势还是人设,都和参考书很像啊,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们可谓是将这些书籍研究了个彻底,按理来说,这种书籍不应该那么快被读者所抛弃吧?

事实上,就是那么快。

霍利维尔街早就不流行这些参考书籍了,现在他们流行的,是糙汉文学。

“没错,不管是花园的园丁,还是伐木工、搬运工,”为此,神秘学会的博尔德还专门用变形徽章跑了一趟霍利维尔街,其中的艰险不足为人道也,他此行也算是满载而归,说起最近流行的口口文学,一副如数家珍的样子,而台下的成员们,也聚精会神地做着笔记,“反正,就是要那种肌肉偾起、强壮有力的男性角色。”

成员们恍然大悟,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地铁老爷爷看手机。

卢恩顿人这癖好……也太古怪了吧,正常人谁能猜得到啊!

这种破下限的探讨会,按理来说,薇拉是拒绝参加的,但这次失败让她痛定思痛,坐在了屏风后面,而其他女士们也跟她一样,用屏风和帘子与那些男士们隔开,算是一种心理安慰。

“原来如此,”格蕾斯小声讨论道,“之前我们写的都是那些贵族老爷,和现在流行的风格完全不同,难怪不受欢迎。”

“这才多久啊,”薇拉感慨道,“口口书籍的市场就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这谁能料得到呢?”

“那是不是可以写一写士兵?”男士那边有人提议道,“士兵们肌肉发达,力量感十足,完全符合现在的潮流。”

“唔,”博尔德沉吟道,“那家店的店主说,确实有人写过以士兵为男主角的书籍,但销量却不乐观。”

台下的人面面相觑。

“按理来说不应该呀,”女士都有些骚动了,“难道士兵不比那些……搬运工、园丁更魁梧吗?身份也更加高一些啊。”

“算了,搬运工就搬运工吧,”薇拉已经学会向市场低头,“博尔德先生应该已经买了一些参考书籍,到时候我一定要尽快写完,不然这种风潮,恐怕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过去。”

如果艾琳娜在的话,她应该会告诉大家,糙汉文学的男主角,和他们所想的士兵,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类型,毕竟糙汉本身就隐藏着强势、不守规矩、野性的特点,而士兵想要在战场上活下来,必须得遵守军队的纪律和规则,或许表面上看他们相差不大,但真正写在纸面上,那可就太不一样了。

“总而言之,”博尔德清了清嗓子,指了指台上的书籍,“我已经将市面上最流行的著作都买下来了,其中这部《梦中奇旅》下册,可是我等了好几天才买到的,上册现在已经排到下周了,因为时间紧迫,我就没有等到下周,这部作品,据说是霍利维尔街最热销的著作,而现在流行的那些男角色们,几乎都是出自本书,可惜我只买到了一本,如果谁想要借阅,请尽快联系我。”

薇拉刷地站起来,举手示意,“我要!”

而台下的男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一副复杂的神色:最热销的著作、引领霍利维尔街的流行风潮——这听起来,很像艾琳娜的马甲啊。

因着“看熟人女士的口口作品”的不自在感,男士们都没有主动要求借阅。

艾琳娜还不知道自己的马甲已经暴露,这都得怪这时候的卢恩顿人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让《梦中奇旅》的地位坚如磐石,导致那些俱乐部成员们稍微一猜,就猜出来了。

此刻,她正忙碌地整理着行李,准备启程前往卢恩顿。爱德华告诉她,戏服已经接近完工,他们计划在近期进行一次彩排——避开人流密集的晚上,选择在音乐厅的清晨或中午时段,问她是否愿意亲自前来观看。

艾琳娜自然欣然应允,她还计划借此机会联系伯克利的朋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次旅行,她依旧与已经知晓内情的律师堂兄约翰同行。当他们乘坐火车抵达卢恩顿时,发现这里的天气甚至比上次更加恶劣。不知何时起,一股新的风潮席卷了这座城市,走在大街上,人们几乎都佩戴着相似的口罩。

“哇,”约翰看到这幅情形,不由得惊讶地道,“上次我们来的时候,他们脸上都没有这个吧?”

“是啊,”艾琳娜闲来没事的时候给《斯特兰德报》投了稿件,里面写了口罩的制作方法和用处,之所以没投给《女士月刊》,主要是它是月刊,《斯特兰德报》是周报,实效性更强,这种好办法当然要早点告诉大家知道。

如果不是上次艾琳娜亲自来到夏日的卢恩顿,亲身体验了这里的恶劣天气,她可能永远也想不出这个点子。毕竟,卢恩顿的“雾都”之名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艾琳娜笑了笑,深藏功与名。

约翰在火车上一直注视着窗外的行人,他们脸上统一的口罩引起了他的好奇,“这种新风尚还挺有意思的。现在,就算我戴着口罩,也能毫不费力地融入人群了。上次来这里,总感觉自己是别人眼中的焦点,有些不自在。”

一路边走边看,当他们见到爱德华,顿时吓了一跳。

现在的爱德华胡子拉碴,眼睛疲惫,充满怨念地看向艾琳娜,“艾尔,你可算来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