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后,陈清澹久久不曾入睡,前世今生他还是第一次进入皇宫,以后是成是败,这里都将是他的起点。
姜苏雪睡到一半,摸了摸空荡荡的床板。她揉着眼睛坐起来,乘着月色看见陈清澹倚窗而立的背影。
她下床拿着陈清澹的外衫,从背后轻轻披在他的身上,柔声道:“夫君,怎么这么晚还不休息?”
陈清澹沉默半晌道:“或许我以后要做的事情十分危险,搞不好就会抄家灭族,你后悔嫁给我吗?”
姜苏雪不知道陈清澹要做什么,明天他不是要去殿试吗?怎么还涉及到抄家灭族了。虽然她不懂,但她却还是坚定地说:“无论在何时,我都不会后悔。”
陈清澹喉咙微动,慢慢握住她的手,“好。”
有些时候他也没有那么大的自信,保证自己一定能扳倒那群朝党,可他还是要去做,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自从成婚以后,这种不自信就变得更多了,他有了顾虑。
姜苏雪另一只手与陈清澹的手交叠在一起,“无论你要做什么,不要因为我有顾虑。我既然说过不后悔,无论怎样都不会后悔。”
不后悔吗?那么前世呢?陈清澹恍然,原来前世她也不曾后悔过吗?那一切都是自己想错了?或许他们夫妻二人本就该同心,只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而渐渐疏远。好在一切都能重新来过。
一夜未眠,次日陈清澹顶着略黑的眼圈准备进宫,被顾天行嘲笑了一番。周围的考生见状也在偷笑,想不到大名鼎鼎的陈子澈也会紧张到一夜未睡,看来也不只是他们没有出息。
众人谈笑被打断,有人带着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进了一座宫殿。宫殿内外早已经布置好了考场,一众考生直接入座。
在大殿的正上方摆着一张椅子,明显是给皇帝准备的,可惜当今皇帝并不热衷朝政,今年的殿试依旧没有露面。这让不少考生都心生失望,他们还打算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呢。
虽然皇帝没有露面,但殿试依旧要进行。
陈清澹坐在椅子上,慢慢研墨,等待发放考题。
第58章
陈清澹想过殿试可能会出得考题都有什么,从时政到边关,甚至连歌功颂德的文章都准备了,却万万没想到这次考得居然是选拔人才。
考题的内容很简单,直接问考生该如何选用人才。但答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围绕着科举来讨论,讲得好就容易质疑国政,讲不好又太显得平庸。
陈清澹琢磨着背后的批卷人,他们这位皇帝不热衷朝政,估计最后这考卷也是看都不会看的,那么批卷人自然就是内阁、六部、翰林院,这群人在用人的时候又看重什么呢?
以他和张守志、周桥生等人的接触来看,相较于才能,他们或许更在意品行。毕竟有才能之人不能为我所用,还不如没有。
略一思考,陈清澹便落笔,从古至今谈论如何通过品行来选择人才。
殿试只有一天的时间,在日落之前,考卷就被接连收上去。
一众考生一个比一个兴奋地走出去,看样子都考得不错。陈清澹想来觉得也对,这次的考题从表面上看的确简单,只不过想要出彩也并不容易。
除了皇宫,顾天行一把揽住陈清澹的肩膀,“子澈,你怎么愁眉苦脸的?不会吧,那么简单的考题,你没答好?”
陈清澹无奈地把他的手扒拉开,“你猜。”
“......”顾天行才不猜,他就知道子澈一定是在装什么深沉。
另一边,一众考官聚集在一起,开始批阅试卷。
杨知翻阅着手中的考卷,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看过去,在上面贴好标签。突然他快速翻阅考卷的手慢了下来,眼前这张卷子词藻之华丽,对仗之工整,都是能从一众试卷中脱颖而出的。
当然这还不是让杨知为之犹豫的地方,他最看重的还要事考卷上写出来的内容,谈论一个人的品行对为官为人的影响。
世人都说皇帝不热衷朝政,放任朝中党派林立,殊不知这也是一种权力平衡的手段。
作为皇帝的心腹,杨知很明白这位主子对权力的看重,最希望的就是下面的人能够全心全意的拥护他,时不时地还要训诫百官孝顺当先,子对父孝,臣对君顺。
可见皇帝对一个人品行的看重。杨知明白这一点后,再看这篇文章就觉得今年的榜首非它莫属了,可惜这人的行文风格实属少见,他在京城中好像没看到过,也就几乎不可能属于哪个党派的人了。
杨知为这位考生感到可惜,有如此文采,就因为没有事先投靠哪个党派,名次最终就要被往后撸一撸。
他长叹了一口气,如果最终的成绩评定能让杨知一人做主的话,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把它堤为榜首,可在他上面还有张首辅、周次辅,党派博弈下,这位考生注定是牺牲品了。毕竟哪个党派不希望把自己的人提到前面呢?
杨知暗自摇头,再看一遍这张考卷,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本心,把它贴上了上等的标签,传送到张守志等人面前批阅。
张守志一看到那张考卷,便认出了陈清澹的行文风格,而且那独树一帜的字体也很好分辨。
他拿到这张考卷后,他欣赏了一遍,这样的答卷即便自己不为他打开方便之门,也是有资格名列前茅的,不过当今的科举考试看得又不是一个人的才学。
朝堂昏暗,科举又能清明到哪去?张守志对这场殿试的结果心里门清,全看他今日怎么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