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哭死,宿主反向为系统续命(693)

作者:一个小羽毛 阅读记录

时萋扬手朝他那边挥了挥,小老头努嘴皱鼻子,表情搞怪。

金助理见到两人互动的场面有些诧异:“彭女士认识韩老师?”

时萋收回视线含笑道:“嗯,韩老师是我大学时代的授课老师。”

“哎呀呀,这么说来咱们季老板岂不是差点儿就有机会能从周先生手里抢到人了?”金助理玩笑了一句。

话虽如此,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不过是句调侃而已。抢是肯定不会抢的,与韩老师能力相当的鉴定大师那么多,真要花心思请也能请得到。

就在众人闲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大厅里原本明亮的灯光开始变化,观众席这边的位置被暖黄色光线笼罩。

喧闹嘈杂的会场渐渐安静了下来,周围众人纷纷停止交谈,目光都投向被打了光线的展台。

时萋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古玩拍卖活动,还纳闷正主怎么都没到,到现在也没见到季老板的影子。

在金雅的介绍下她才知道现在是拍卖前的预展。

这个阶段来的都是老板们请过来的鉴定师、助理等等,预先了解展品的详细资料以及对其有个初步的判断。

一般这种拍卖会都不会搞什么假冒伪劣的事。

毕竟名声在拍卖行业中非常重要,一旦事后被买主发现拍品有问题,以后再想举办什么活动想邀请人来参加就难了。

不过之前的一年里,众人没少买到假货。

且发现的时间距离拍卖会结束过于久远,维权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之前拍了假货的人会不会吃下这个闷亏,外人并不清楚。

想来各有各的道,有钱大佬也不是吃素的。

现如今参与者对于拍卖场的信任度便打了折扣。

这一次拍卖会的主办方信誉一直不错,加上允许预展阶段买家的人可以近距离鉴定拍品的真伪。

所以对这次的拍卖活动来了不少人,时萋一眼扫过去,大厅里几乎坐满了人,虽说也有不少她这种情况,未必每个都能举牌,但这情况瞧着竞争力也不小。

金雅继续给几人科普了罗西岛拍卖会主办方的情况,现如今市场大环境不太好,之前那些不怎么正规的、小型的拍卖场都无人光顾了。罗西岛在产品鉴定方面一向做的优秀,在外的名声维护的非常好,这次大部分人还是对罗西岛的拍卖会给足了信任。

只要是来的都希望能入手一些好物件。

在场众人不仅比拼的是眼力,也是财力。

展台上的灯光明亮璀璨,整个会场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过去。

似乎是攒足了期待值。

拍品终于在众人的注视下被一个接一个地送上了预展的展台。

第640章 这次要休息了19

除了有国内的古玩外,还有不少外国的物件,绘画、象棋、宝石器等等。

不过对于这些国外的古董,时萋身边的几个人都与她一样了解得不多。

并且季老板也不打算拍,他们只看了看热闹并没往前凑。

轮到中国古董时,前去预览的人明显增多。

国际市场上,依旧是中国古董更为保值保真。

“这件汝窑瓶......”

时萋闻声凑到了对方旁边:“怎么了?”

见对方没作声,她又朝他面前那天青釉春瓶看过去。

汝窑,千年瓷器之韵。

汝窑是北宋后期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

提到汝瓷,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宋徽宗高堂春睡,梦到大雨过后,远处天空云破处,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非常喜欢。

醒来后挥笔写下诗句:“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把这句话作为圣旨向烧瓷工匠传下旨意。

这道圣旨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最后由汝州的工匠烧制出来。

当然这并不是真实事件,文献记载上,这句话不是出自宋徽宗,而是五代后周世宗柴荣说的,当时也不是说的汝瓷,而形容的是柴窑瓷器。

即便知道这故事不知道是什么人编造后谣传的,许多人依旧愿意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描绘汝窑的绝美颜色。

这天青色的汝窑出现时间只有二十年。因开窑时间极短,传世的器件又极为稀少,所以愈发珍贵。

他看的这只天青釉春瓶在整场拍品中,确实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估计会作为最后的压轴拍品。

他转头见是时萋,都是一起来的也没什么顾及,于是压低声音道:“正品应该在集美博物馆。”言外之意就是这件的真实性存疑。

汝窑可没有同款之类的说法,影响汝瓷发色的,除了胎、泥和釉,这些基础的因素之外,还有窑温、以及窑位放置的因素。同一个窑炉里面位置不同、温度也不同,出来后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别,所以世人常赞瓷独是独一无二的天赐之美。

时萋转回视线,再次和竹子确定了一下,这件天青釉春瓶确实是真品没错。

她没去过什么集美博物馆,或者说国外的博物馆她都没去过。

“奇怪,这只春瓶胎骨坚实,胎壁较薄,光泽也没问题......”

大约是先入为主了,他用看待赝品的眼光寻找问题却又始终找不到,一直把时间耗在这只汝窑瓶子上。

两个小时过去,预展结束。

众人依次离开会场,时萋则加快了几步跟上韩老师。

“小彭看好了几个?”赵老师见她跟上来,笑呵呵的问了一声。

时萋笑了笑:“我看好也没用啊,买不起。”

有的起拍价都达到五百万了,不过就算只挂了几十万的,最后哄抬起来,还不知道会被叫到多高的价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