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姥姥这种自谦式炫耀维持了一路。
周围人刚开始还配合着吹捧几句。
时间长了,几个人纷纷靠上椅子,不管能不能睡着,都闭眼酝酿。
时萋:“.......”还好姥姥有理智,没有和她这个自家小孩显摆。
她辛辛苦苦折腾了五个月,最后又回到了姜姥姥所在的农村小院。
听姥姥嘀咕过,她本想留在汉江市或者客安市这样的大城市。
之后算计了一下手里的存款,和城里的花销。
她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姜姥姥琢磨着目前时萋离上幼儿园还有两年多。
自己在城里也没法带她找工作。
她年轻时候下岗就开始给人打零工,都是胶合板厂、筷子厂、冰棍干厂那种计件的活计。
干了好几年没挣多少钱,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等孩子上了初中,花费多了。
她想寻摸点挣钱多的工作,后来听旁边的计件工说闲话时提到做保姆挣得多。
姜姥姥便找了家政公司入职。
一干就是十来年,现如今其他好工作不招她这个岁数的,她也不会做别的那些,只能再去干老本行。
可带着个小外孙儿,去别人家做保姆实在是说不过去。
没有几个户家能像张老师那人一样好说话的。
而且当初的情况也与现在不同,张老师和赵玉华是熟识的,本着邻里互帮互助的想法才收留了那些天。姜姥姥现在再去找活,雇主可是和她们非亲非故的,没有谁要包容她拖家带口子的去打工。
所以姜姥姥打算带着孩子回村里过上两三年。
老家的消费水平低,就算营养均衡的喂养时萋。
一个月也花不上一千块。
等到孩子上幼儿园的年纪,她就去城里租房子。孩子在学校她就去做钟点工保姆或者白班保姆。
晚上下班了再接孩子回家,刚刚合适.......
.................................
姜姥姥给自己做了详细的计划。
时萋却没想让她再出去别人家干活。
家政的工作听起来不难,其实也不是所有人家的工作都好做的。
人与人的想法不同,觉得花了钱就得物超所值。
看不得你闲下来,有时候即便做完了合同内的工作,还得加派点额外的。
谁也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点事就和雇主理论,毕竟还要继续干下去,只能自己忍一忍。
所以遇到了不好说话的人家,也很容易乳腺增生。
马上马上就是五十岁的人,拉扯大女儿又得养外孙儿。
姜姥姥还嘀咕着等养大了孩子,她就退休去旅游,可真等时萋上了大学,她都七十了。
这一辈子啥都没干,光为子孙后代奉献。
那她重生这一回还有什么意义?
回来再多遭罪个十来年?
老太太也是,之前又立誓又发愿的,说这辈子再也不管姜珠母女俩。
瞅瞅现在才过去多久。
啪啪打脸了。
时萋心里嘀咕着,趁着姜姥姥拾掇着菜园子时,悄悄把她手机打开。
拍了几个视频传上去。
第530章 妈妈带球跑30
不得不说,走路都不稳的小孩能自己照顾自己——扎头发、洗脸、抹香香......
视频明显是没有经过剪辑、精修的。
一岁小孩姐亲自运营。
很是吸引了一批网友的关注。
时萋脸蛋红红,她这有点像天山童姥装可爱的感觉。
每天对着镜头“姐姐”“姨姨”的喊。
没办法,她现在年纪还是小,找不到别的正经路子赚钱给姜姥姥。天上掉大金块之类的......姥姥肯定要报警,一个整不好,说不准还把人送进去了。
只能薅网友们的羊毛了。
传完视频后,时萋看了一下最近的互动指数。
这两天又积累了不少粉丝,马上就能开直播了。
当然,开直播这事,还是得姜姥姥自己操作.......
全部都是时萋这么个不懂事的娃娃弄,也太逆天了。
估计姥姥会怀疑她重生什么的。
...................................
入夏后,天气越来越热。姜家的老房子里没有安装空调。
屋顶吸了一整天的阳光,到了晚上屋里比室外还要闷热许多。
以前姜姥姥在村里过夏天时都会打着蒲扇,在院子里放置一个躺椅乘凉。
不过现在有了时萋,就不能乘那种露天的凉了。
小孩子皮嫩、血甜,大晚上的在院里稍微站一会儿,就能被咬一身的包,细嫩的小皮肤敏感的很,估计会肿成个球。
姜姥姥把门口到菜园子中间一块水泥铺的空地清理了出来。
当天就去市场上扯了二三十米的蚊帐,给时萋做了个蚊帐公主房。
这个做起来就有些费功夫了。
姜姥姥用了三天的空余时间做这个乘凉亭。
时萋也就杵着手机在窗台边拍了三天。
等她做完,招呼时萋进里面看看时,才发现她大外孙女在传视频?
老太太都惊呆了。
她与邻居老太太们闲聊的时候,确实听说过现在的小孩玩手机上瘾。
她们这些老年人要研究好久的新兴事物,那些几岁的小孩上手就能弄明白。
但她家的孩儿,还有一个月多才到两周岁呢。
是不是玩的太溜了?
不怪姜姥姥这么久都没发现端倪。
时萋发视频的APP并不是她常刷的那个,这是个新平台,为了留住人,给的福利待遇都不错。
姜姥姥当初下载也只因为做任务领金币,下过就忘了,这个APP她也没有再点击过,所以根本不知道里面的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