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靠他的人竟也不少于大皇子。
甚至有一支不弱于宫中禁卫的军事力量。
至少有三批不同的人马在缠斗,攻入后宫控制后妃与皇子皇女,企图抢占先机。
宫中足够乱,时萋之前对于各方势力了解不多。
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的人。
她也不敢轻举妄动,怕随意出手,再把太子的人给嘎完了。
太监宫女尖锐的叫声此起彼伏。
许多人瑟瑟发抖的跪在地上,也不管对方是谁的人。
反正现在大家都称对方为叛军。
娴妃的凤栖宫最是热闹。
她虽然不是皇后,却在先皇后死了没多久后搬进了凤栖宫里。
本着擒贼先擒王的想法,一些视大皇子为眼中钉的皇子,首当其冲要抓的是大皇子的母妃娴妃。
不过大皇子对于接手皇位这件事,早就做了准备。
此时老皇帝虽是死的突然,却并没有让大皇子和娴妃惊慌。
娴妃宫外的护卫们持刀守护,已与两波攻过来的人马交战,依旧能取胜。
足以证明这母子俩比其他人安排的更稳妥。
除了凤栖宫,其次就是太子的东宫。
也是众人攻打的目标。
不过到底是太子这么多年的形象深入人心。
各派也都在东宫安插了人手。
这一年传到众人耳里的消息,几乎都是太子病重,可能已经到了大限,如太医所说活不过年底之类的。
所以虽然也有人想过先取了太子的性命,毕竟他挂着这个头衔,别人就不好直接上位。
但因着太子的情况,众人并没有把他太放在心上。
想着等最后处理了其他的兄弟,再让太子继位后书退位诏书,会更加名正言顺一些。
结果就是,除了太子外其余人都损失惨重。
四皇子、五皇子,皆受了重伤,伤及容貌或四肢。
已经没了争大位的机会。
六皇子直接连命都没留下。
另有几个年纪小的,并没有参与这场宫变。
但大皇子为了绝后患,最先下手的就是皇子所,一把大火烧下去,即便有活口也不成威胁。
大皇子虽性命无忧,不过娴妃被凤栖宫中二皇子安插的人杀了。
城阳王率领一支御林军平息了这场闹剧之后。
时萋找了一圈,看到本来该躲在东宫的太子,已经被城阳王护送着到了大朝正殿。
宫变从武斗变成了文斗。
前朝各方的支持者,开始用自己能言善辩的嘴,为自己主子争取大位。
与先皇亲近的几个王爷也都被请来坐镇。
关于皇位,一般的情况有太子根本不需要再商议。
直接继位即可。
但咱们的太子身体众所周知的不好,站大皇子的大臣以这条为理由,就胜过其他话术。
太子虽是太子,万一这边还办着登基事宜呢,那边就挂了。
到时候不还要重新选?
当然,这话只是藏在未尽之言里。
谁也没明说。
“太子身体不佳,依微臣的看法,还是大皇子更适合。大皇子在朝中历练多年,又是长子........”
“太子乃天下正统,先皇嫡子,被先皇亲笔御封太子位十余年,若是按照长幼决定皇位归属,岂不是以邪侵正?”拥有绝对武力的城阳王,是站太子的。
太子任由一众人吵吵嚷嚷,把大殿搞得像个菜市场。
他缓缓起身将京兆尹递上一份奏折交给先皇身边的太监总管。
“给各位大臣读一读。”
上面详细记载了娴妃娘家及旁支圈占良田、收受贿赂、买卖官职、科举透题等等罪状。
圈占良田、收受贿赂之类的也就罢了。
如今的朝廷根子已有腐烂征兆,暗地里收贿赂的官员数不胜数。
但买卖官职、科举透题这种事,无疑是触动的寒门子弟的利益。
毕竟向上努力,改换门庭就只有科举做官这么一条路。
现在全被娴妃母家掌控了。
那还不是谁给的钱多,就把题卖给谁?
如此作为,寒门学子还怎么出头,怎么跨越阶级!
当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反对的声音便响彻皇城了。
第486章 是谁重置了时间?16
时萋在大皇子的人放火时,连着来了几个化雨术。
后面看到城阳王带着大批人马控制了局面。
她便没在掺和其中。
这各方势力对她来说,哪个也不重要。
唯有太子老板,需要她保一保。
毕竟最近这段时间,她从太子手里得了不少东西。
还许诺给她搞更多的玉石矿。
若是太子老板挂了,许诺的就成空头支票了。
其实皇城的灵气实在不怎么样。
许是太过繁华,人口众多。
灵气的浓郁成都都不及诸城的十分之一,就更别提与灵启山做比了。
至于韩佑送她的那个庄子。
还稍微好上那么一丝丝。
她估计韩佑和太子因为这场宫变,至少要小半个月没空找她了。
上一世,时萋远在诸城,全部心思都在玉石矿上,并没有关注过朝廷中出现的变动。
也不知道当时的宫变赢家到底是不是太子。
转念一想,上一世维持了十多年才重置,证明太子至少是活了那么多年的。
另外就是,太子是男主嘛。
男主有光环。
所以就算他上一世没保住位子,至少过得也不太差。
时萋离开皇宫前,特意去看了眼白侧妃的情况。
这位攻略者为了讨好太子,做了不少努力。
在宫变发生之后,她便跑去了太子书房外以守护姿态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