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的几句不成句子的话,却道尽了寻子的心酸。
时萋只觉得百感交集。
两泡泪水含在眼里,可惜她不是,可惜她不是。
.......................................
从京城离开后,时萋与刘家父母踏上了回老家的火车。
户口什么的还都需要回到那个三线城市去置办。
夫妻俩这些年一直奔波在全国各地,每个城市都有停留过一段时间。
想着说不定孩子就在这座城市中。
在外地边打工边寻子,也很少回来。
两人赚的钱都花在找人上了,不过老家的房子他们犹豫过最终还是没卖掉。
一是他们的老房子是公房,面积又小,卖掉也不值什么钱。
再就是,这里怎么都是他们家菁菁从出生住到三岁的地方,说不定她大了之后,会凭借着一点点的印象找回来。
即便这种可能性很渺茫,人也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期盼。
刘父现在心里全是庆幸,还好还好,房子没有卖掉。
不然他带着老婆孩子,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
刘母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茬的。
“老刘,你先给二哥打个电话,让嫂子帮忙去家里稍微收拾一下。”
刘父没她那么心细,听了这话一时还不知道要收拾什么。
过去了一天时间,他还沉浸在喜悦的情绪中。
直到被刘母胳膊肘怼了一下,他才憨笑着反应过来。
“诶,诶。好咧。”
不光要让哥嫂帮忙收拾屋子,还得把菁菁回来的好消息告诉家里人。
实际上在孩子丢失的第四年,家里的老人和兄弟就已经劝说他们放弃寻找了。
这年头丢孩子的事不算常见,但也偶尔听说过。
没见哪个能囫囵个找回来的。
有的到了最后,孩子回来时已经二三十岁了,与亲生父母没有感情,并不想回来。
到最后家没了,心也散了.......
两口子这么折腾下去,身上一点压箱底的钱也不留全砸出去打水漂了。
能找到人还算好的。
万一以后孩子没找着,他们还活不活了?
只是这两口子是死心眼的,谁也劝不动。
刘父掏出个灰黑色的手机,屏幕上满是裂纹,花的都快看不清上面的字了。
两口子为了省钱,一直共用一个手机。
以前还不懂智能机怎么用,后来与其他寻找丢失孩子的家长建立了联系,进了好些个群,还有要查找地图和信息什么的,便从工友那买了个二手的智能机。
刘父黢黑的脸上挂着笑,等对面刚一接通就报喜:“二哥,我家闺女找着了.......”
.................................
面对刘母的嘘寒问暖,时萋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
欣然接受他们给予的全部善意。
双方都在尽量缓解之间的距离感和相处的尴尬情绪。
毕竟是这么多年没见。
在刘家夫妻俩记忆里,他们的孩子还是个抱在怀里的娃娃。
转眼间找到时,个子已经快要赶上他们了。
抵达北兴市时,刘家老房子周围的邻居已经从刘家老二两口子嘴里听说了孩子找回来的事。
进了老街后,就不断有人朝着一家三口打招呼。
“老刘回来了!听说孩子找着了?”
“哎,这就是妞妞吧!哎呦都长成大姑娘了。”
“好啊!好啊!找回来就好,你们两口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刘母紧紧攥着时萋的手,走在前面。
刘父则扛着行李包,亦步亦趋的跟在母女俩身后,形成保护状。
眼神始终放在二人身上。
刘父刘母一路上嘴都合不拢,点头笑着应和:“对对,找回来了。我家丫头回来了。”
过去这么多年,周围相熟的老街坊们,已经少了很多。
大多是听说十年前在医院丢了孩子的刘家人,通过国家弄的那什么基因库,将人找到了。
所以出来看热闹的。
第461章 夺宝奇妙夜24
刘家走丢十年的孩子,通过基因库比对找回来了!
这样的大消息,引了不少媒体过来采访。
有些心地善良的,看到刘家过得实在辛苦,不断往家里送钱送物。
这让刘父刘母很苦恼。
每次推回都要撕扯几百个回合。
对于网友的善意,他心领但不想收财物。
以后不用再全国各地的奔走,夫妻俩靠自己双手可以重新修整小家,也可以养好娃。
他们不想让孩子接受他人救济,也许就会被人以此为嘲笑的理由。
“老三你的脑子就是不变通诶,多好的机会,你瞧瞧送上门的好处,你都不会把握住。”刘老二恨铁不成钢。
这个弟弟犟的很,当年就不听劝。
刘父之笑着摇头:“二哥,旁人的东西我们不要,我自己会买给孩子吃。”
说完他似是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时萋:“菁菁啊,我已经让你妈去买排骨了,晚上咱们炖排骨吃。”
刘老二伸手指了指,无奈叹气,没说别的。
这是那些吃食的事吗?
吃的才多少钱?
退了就退了,以为他是在意那个?
红艳艳的毛票票被人硬往兜里塞,这个弟弟憨的得追出二里地还。
他也理解三弟不想占便宜的心思。
但现在大环境都是这样,趁着流量卖卖惨,先把日子过起来再说其他呀!
即便不要别人的东西,发几个视频出去就能带货了。
用他媳妇的话说,反正那些东西都要买。
还不如看看直播间里的,还能帮一把那些过不下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