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仙姑的师父自然也看不上二百文,对于李家上门请,只推托有别的法事要做,再加上已年纪大了,不适合去那么宁丰。
陈仙姑得了“内部消息”,兴冲冲的回了家。
不过她也没打算自告奋勇的过去。
她的纠结劲又上来了,一方面觉得这趟差事好做,只需要去了旁观一下就能得二百文。
这些钱别的厉害大仙看不上,她可是喜欢的紧。
二百文都够她一两个月挣的了。
另一方面是觉得李府现在已经请了那么多和尚道士过去帮忙,她这样的去了大约被那些人瞧不起,到时候难堪。
隔壁村的仙姑大概也是这么个想法。
她找上门来打算结伴一起去。
两人一拍即合。
陈仙姑收拾了做法事用得着的东西,虽然用不上,但总要有个样子。
空着手去,蹭钱的意图太明显自己也难堪不是。
第414章 古代版真假“千金”7
时萋觉得陈仙姑她们所听说的传言,可信度应该不高。
真是小问题还用满城搜罗能人异士?
但她无凭无据的说这些,两人也不会信。
若任由人去了,别到时候有去无回。
陈仙姑对陈小拾有大恩,救命之恩、养育之恩。
怎么都不能看着她往大坑里跳。
“姑,我也跟你去。”
陈仙姑皱着眉头:“你别添乱,好好在家守着。”
时萋眼珠转了转:“姑,到了城里,我就喊你师父。太师父不是说了?一人给二百文,他们这样的大户人家最讲究排面。大师学徒也算一个名额吧,我和你一起去,咱们就能挣四百文了。”
陈仙姑瞠目结舌,自家这个闷葫芦小拾很少这样有条有理的说话。
心里竟然这么活泛。
卢仙姑,也就是找上门来希望结伴的同行笑着摸了把时萋的头:“你这侄女挺机灵,带着就带着吧。一个半大孩子,你让她自己在家住也不放心呐!”
她们这些做“大仙”的,女的都叫仙姑,就算五六十岁,那也是仙姑。
老传统了,一开始可能是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
让求上门的村民从名头上就产生信任。
后面就形成了习惯。
既然要带上时萋,家里该收到该锁的就要拾掇起来。
又耽误了两刻钟,一行三人才出了门。
收拾行囊的间隙,时萋进了自己的房间,无声的将小厮鬼招了过来,团吧团吧塞进了收魂的法器中。
小厮鬼最近连吃了几天时萋的香火,对她充满了信任。
完全没想到自己刚到身前就被捏成了个蛋......
周围一众小鬼:........
太残暴了。
卢仙姑打趣道:“要是你这个小丫头也算钱,那我就要后悔了。得拐回家把我侄子侄女都带着才行。”
这话也就是说说,她们这些人多半是不受家里待见的。
最多要钱要物的时候能找上门来。
平时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陈仙姑顺着她的话说笑了几句,随后转移到李员外府上:“听说灵山寺的和尚、延辛观的道士昨日也去了.......”
卢仙姑笑道:“那才好啊,我们说不定还能旁观一下,学一学他们的厉害本事呢。”
卢仙姑是个有事业心的。
陈仙姑则犹豫的说:“那不是偷师学艺吗?再让别人知道。”
“嗐,那有什么的。若是他们的独门秘法,定是不会当着众人的面运用的。既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用了,就不怕别人看去。”再说,就看那么一眼两眼的,也不见得能学会,学个花架子也行,到时候回到村里给人看事,瞧着就气派。卢仙姑想的很开,干她们这行的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有几个是真带本事的?
都是仙姑了,自然不会靠双腿走到城里。
到了李府门外再给自己累一身汗,也太有损“大仙”的形象了,李府门口的下人一看那样的都得驱赶。
坐上村里的马车,陈仙姑有些肉疼。
她这边多带一个时萋,所以摊的铜钱多,到了李府若是人家不给小孩算人头钱,她就亏了。
马车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李府门口。
陈仙姑跳下车后,推了推时萋:“小拾,别睡了。”这才多大的功夫,就能睡着觉。
时萋是闭目和竹子挑选储物格里能用的上的物件,各种镇魂的法器,克制鬼怪的童子血、黑狗血、糯米。
一排排的挑选出来放在最方便拿取的格子中。
还不知道李府情况多恶劣呢。
她已经打了无准备的仗,就得临阵磨磨枪。
“师父,我没睡呢,就是马车晃得人头晕。”时萋利落的跳了下来,笑着跟在陈仙姑身后。
“你这‘徒弟’可真灵。”卢仙姑有些羡慕,就算不机灵的有这么一个养在身边也挺好。
至少是个伴儿。
这事在她心里落了影子,卢仙姑想着挣上这笔钱,回去也寻个弃婴养起来.......
第415章 古代版真假“千金”8
陈仙姑和卢仙姑在门房处自报家门。
李府果然是来者不拒。
也可能对于周边的神婆大仙们都初步了解了。
但显然,对于这种自己投奔过来乡下神婆,无论是府里的主子还是下人都没放在心上。
不多时就有仆妇过来引领着三人进了府。
那二百文到底也不是进门就给。
陈仙姑有些耿耿于怀。
时萋则是心里咯噔、咯噔、又一咯噔。
身边若是没有旁人,她准保要“噢嗬”“噢嗬”的感叹。
李家的鬼可是真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