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得罪了婆母小叔子,相公也得怪罪她。
…………
京郊温泉庄子之行,整个侯府只有时萋能出来。
因着何时莘已经订了亲事,离及笄和出嫁的月份都不远了。
这个时间段的姑娘并不可随意出来走动。
甚至于从这时候起,别府的宴会能不去的,何时莘都不会去。
这倒没有明显的条框约束。
一开始只是因为要专心备嫁,即将出阁的姑娘需要赶时间学习的为人妇后,在婆家的生存之道和管家之责。
后面也是有太多订好了亲事的姑娘,在快成婚的这段间隙里,出府赴宴时遭了别人的记恨。随便落个水,亦或者被摔倒的人借力扯了衣裙,这个婚就别想结成了。
每条规矩背后都有这样离谱的真实事件发生。
是以如今京中渐渐衍生出,订亲后不可随意出府的规矩来。
何时莘整个人沉寂了许多。
开始备嫁后,她需要学的就与时萋她们不同了。
琴棋书画这些雅事先放到一边,每日窝在自个院子里绣嫁衣。
甚至有些躲着时萋的意思。
或许有些心虚在里头吧。
郭家老夫人,也就是时萋她们的外祖母,生怕张氏这个继母不上心,所以送了个宫中出来的嬷嬷,让大舅母带着进侯府。
“莘姐儿嫁的门第高,又是妥妥的实权人家,你再拨个人过去,教一教她如何管理庶务、打理嫁妆,我看她去年拿过去的铺子,经营的可不算好。”
大舅母容氏满是喜意的安抚:“儿媳省得,母亲你都嘱咐多遍了。”
郭老夫人点了点头:“再就是新婚夜那些事,那张氏未必会管,你这个做舅母的也多上些心。”
容氏脸庞微带粉晕:“母亲,这些等添妆时再说不晚。”
“对对对……”
……
至于何荣闻、何荣弦。
二人刚过了院试,对于乡试势在必得。
如今因成了举人得进环山书院,更是争分夺秒的学习。
没空与她们去庄子享乐。
京中进学很有意思,他们大都不愿意进官学。
特别是那种凭借恩荫便能进入的国子监。
国子监早些年还颇有些地位,不仅有世家子,还有各地方举荐送过来的优秀学生,也是鼎盛过一时的。
如今却沦落成贵族不学无术子弟混日子的地方。
而学业有成者,大部分都会选择书院读书。
环山书院是京中最特立独行的一家,在这里家族势力、品级、银钱都不是录取的标准。
在环山书院,一切只看成绩……
第248章 我不是重生者15
而何时俪这个月正在与翰林院侍讲学士家正在商讨婚事。
更不可能跟着时萋出京游玩。
另一个也是因她与何时莘的年纪在那,即便没有订婚这一茬,也不好说出城就出城。
时萋从平姨娘那听了不少墙角,最多的就是何时俪的亲事。
这一辈子何时俪原来那不错的婆家不知为何,已与别家的姑娘订好了亲事。
平姨娘虽遗憾,但到底想通了。
只要忠勇侯的命捏在她手里,就不怕侯府大厦倾倒,连累女儿。
只要侯府屹立,那俪姐儿不论是嫁与谁家,都有强大的娘家做后盾。
侍讲学士家的公子,虽目前只是个秀才,但以何荣闻与其同窗交往许久观察,其人品学识皆不错。
倒也是个好人才。
平姨娘在心中对比了一番,觉得这个更好。
心态也就平和了。
这些日子平姨娘哄着忠勇侯,倒也令他对这个庶女上心了些。
其实可能最关键的是何荣闻有出息。
即便只排了第四名,那也是对比弦哥儿来说的差。
实际,忠勇侯已是喜不自胜了。
两个儿子都有出息,以目前这个劲头儿,下一个春闱说不准都能得个进士回来。
也许,那头三甲也可以想一想。
越想越觉得是自己的种儿好。
同时对世子便不太满意了。
忠勇侯世子在学业上没什么灵气,又是二十多岁的人了,连个孩子也没有。
最近他是为了府中的喜事忙着,等过阵子得了空。
却得请人好好给他瞧一瞧。
若是大儿子有问题,这世子之位说不得得换个人来继承……
…………
东阳郡王府的马车比之侯府的更加华丽一些。
每一辆都由两高头大马拉着车舆,车舆比寻常的要大上几圈,线条流畅又雅致,华美昂贵的丝绸裹了四面,窗牖和车轸左右精雕细琢着富贵华美的图案,甚至于还用宝石金叶镶嵌。
从外一看就知这车里的人身份尊贵。
何时仪在忠勇侯那的面子颇大。
她发了话要带时萋去温泉庄子,忠勇侯嘴里一个“不”都没有。
甚至还叮嘱张氏,为时萋多准备些行头、新衣之类的。
别落了侯府的颜面。
东阳郡王府的二公子卫嘉许跟何时仪坐在前头的马车上。
时萋与何时仪的一双儿女则待在一处。
一路听着两个小的叽叽喳喳,还颇得童趣。
车厢内部很是宽敞,她们三个加上丫鬟也不显拥挤。
甚至可以起身活动几下。
作为郡王府的二公子,出行的排场也不小,马车外面两侧除了一众的婢女、嬷嬷,还有一队护卫守着。
时萋深觉麻烦,不过京郊没有宵禁,也没有城门。
更没有每天一大早就督促她起来请安的妈妈,以及上课的那堆琐事。
她想溜还是蛮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