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知道大儿子这是生气了,她也极为懊恼,那会儿小儿子给她分的鸡蛋羹,她怎么就吃了呢!应该省下来留给大儿子吃的。
李母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李时樾也不吭声,他觉得母亲就是偏心!
李知言生病怎么了?又不是他让李知言生病的!
凭什么李知言能吃鸡蛋他却不能吃!
亲爹向着外人,亲妈向着李知言,他在这个家里就是没人疼没人爱的可怜人。
李时樾吃完饭将碗筷往桌子上一甩,站起来径直走向了卧室。
李母也没觉得李时樾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的,任劳任怨地收拾起碗筷。
说到底还是她这个当妈的没本事,让孩子连个鸡蛋都吃不上。
李时樾回到卧室看到熟睡的李知言,故意将声音弄得很大,李知言紧皱着眉头,悠悠地睁开眼睛,“哥,你声音能不能小一点儿?”
李知言不说还好,说了之后李时樾更来劲了,将凳子弄得咯吱咯吱响,翻书的动静也是大的不得了。
听到屋里的动静,李母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急忙跑了进来。她怕两个孩子打架。
李母这般急切,李时樾怒火中烧,一下子将书本砸在了桌子上,冷笑着埋怨李母偏心,“怎么!怕我把你的宝贝儿子揍了?”
李知言不就是感冒发烧了嘛,瞧把她急得。
李时樾这会儿钻了牛角尖,忘记了他生病的时候李母有多担心。
李母想解释,李时樾根本不听,倔犟地扭头捂着耳朵,也不去看李母。
李母无奈地叹气,最终只能将李知言抱起来,她想着大儿子也是懂事的孩子,等他冷静下来她再解释下一下就好了。
李母抱着李知言去了自己住的那屋,“你先睡,妈去忙了。”
李知言迷迷糊糊又睡着了,李时樾气的不行,“要是这个家里没有李知言就好了。”
李知言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他坐了起来,摸了摸自己的头,还是有点儿烧。
想着李母没钱,也不想再让李母为难了,李知言从空间里找了感冒药吃了。
出来看到李母在糊火柴盒,李知言一言不发地走到跟前,准备帮李母一起干。
糊火柴盒的工作还是李母托了关系,塞了好处才有的。
李母很是珍惜,这关系到一家子的嚼用。
“你生着病呢,赶紧去喝点儿水,然后躺床上去休息。”
孩子愿意帮忙是好事,心意她领了,但是忙就不用帮了。
李知言很倔犟,说他已经好多了,不想再躺着了。
第299章 大善人他弟【6】
母子俩坐在客厅的地上糊着火柴盒,气氛倒还算温馨。
下午五点多钟的时候有人敲门了,李知言先李母一步站起来,噌噌噌地跑到门口问道,“谁呀!”
门外的李奶奶听到小孙子那稚嫩的声音,眼睛瞬间就红了。
她强忍着泪水,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言言,快给奶奶开门!”
李知言听到是李奶奶的声音,赶紧把门打开了。
在原主心里,奶奶是父母离婚后唯一给予他温暖的人。
看到李奶奶提着大包小包,李知言赶紧喊李母帮忙,李母一听是婆婆来了,立马丢下手里活儿笑着跑了过去。
“妈你怎么来了?”李母提着东西,客气道,“您看您,每次上门都带这么多东西,累到了吧。这些东西我们在城里都能买到……”
平日里李奶奶对李母也算是不错的,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李母是她李家的儿媳妇。
剧情里,在李父李母闹离婚的时候,李奶奶这个好婆婆坚定不移地向着她儿子,企图用两个孙子拿捏住李母,帮着李父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她知道儿子做的荒唐事,但这并不妨碍她帮着儿子想要将两个孙子都留在李家。
在李知言和李母没注意到的地方,李奶奶眼里满是愧疚和自责。
听到儿媳妇的话后,李奶奶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像往常那般唠叨,“城里啥都有,但都得花钱!”
想到儿子那不像话的德行,她恨铁不成钢地说道,“老二脑子不正常,钱都送出去了,你一个人养活一家子,钱恨不得掰成两半儿花。我来一趟给你们带点儿东西,你多少能轻松一些。”
李母表情僵硬了一下,婆婆对她和孩子还是很不错的。
要是婆婆知道她已经惦记要离婚了,她一定恨死她了吧。
李奶奶注意到了李母的不自然,她在心里叹了口气,终究还是要走到那一步啊。
李奶奶怜爱地摸了摸李知言的头,突然来了句,“要是你爸跟你妈离婚了,你想跟谁啊?”
李知言和李母都愣住了,李奶奶看了一眼孩子和儿媳妇,苦笑道,“老二那个没出息的中午回去告状了,说你越来越不像话,不给他饭吃。”
李母很尊重李奶奶,听到李奶奶这么说,她紧张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用体谅老婆子我,是我没把儿子教好,让你受累了。”
李奶奶拍了拍李母的手,“你要是想离婚就离吧。两个孩子都归你,让老二给孩子出抚养费。他不给,老婆子我就去他们里闹!”
李奶奶其实是高兴的,天知道她被埋在地里的时候,想看孙子又怕看见孙子。
她后悔啊,肠子都悔青了。
那混账为了外人坑亲儿子,坑亲娘。
为了从小孙子那里搞到钱,真的敢刨她的坟啊!
她又多疼爱小孙子?无非就是给他赛点儿小钱,给他带点儿粮食和蔬菜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