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楚宁,罗夫人叹息的冲着她招招手:“阿宁,来,坐过来点,我们娘俩好好说说话儿。”
罗夫人看着楚宁满眼怜惜:“宁儿,云珩马上要出征了,这事儿你想必已经知道了。今儿个我们娘俩啊好好唠唠......”
罗夫人拉着楚宁:“云珩出征,宁儿可是忧心?”
楚宁惶然的点点头:“是呢,母亲,我着实很是担心。”
罗夫人拍拍楚宁的手:“我知你必是很忧心的。当年啊,国公爷出征时,我跟他也是才成亲不久,可家国大事,再是难舍也只能看着他走了,可是把人担心坏了,晚上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一天到晚担不完的心......”
“后来呀,国公爷一次次的出征,我才渐渐好些。这事儿啊,旁人也替不来,只能自己排解。日后哇,云珩不在家,你就多来我这里说说话儿,或是出去散散心也可,不要把自己担心坏了......”
罗夫人的关心让楚宁很是感激,楚宁打蛇随棍上,十分有求学精神的跟罗夫人问起当年她是如何做的,比如,如何有效帮助在外出征的国公爷的。
对于楚宁的上道罗夫人很是满意,她虽然不是一个刻薄的婆婆,但也还是喜欢儿媳把儿子放在心上。
罗夫人很是欣慰的跟楚宁说道起如何给出征在外的人准备行囊,衣服鞋袜包括马鞍垫子等等怎么做才结实舒适云云。
楚宁听得很是认真,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自己说的东西被人认真以待总是让人高兴的,罗夫人更是兴致勃勃的现场教学,带着楚宁来到罩房,让人将给萧云珩准备的行囊一一点检。
看着面前十分齐备的行囊,楚宁十分感激:“得亏母亲周到,不然我可真是有些慌了。”
楚宁说的十分真情实感,这是实话,一点水分没掺的。
得亏罗夫人经验丰富,不然突然一下让她来准备,她肯定没这么周到。
罗夫人十分受用:“我就想着你没经验,怕你着急,所以就先帮着动手安排了。这些个事儿啊,你现在学起来,日后就该你来安排了。”
楚宁连连点头受教。
婆媳二人一个教一个学,气氛甚是和乐,一时间将楚宁心头的那份惶然冲淡了许多。
从罗夫人院子出来时楚宁已然冷静了下来,征战之事九死一生,要想人平安归来,就要做好完全的准备。
打仗她帮不了萧云珩,让他无后顾之忧这是她可以做的。
楚宁回到院里时,萧云珩还没回房。
楚宁估摸着是国公爷估计有很多东西要交代萧云珩,正在犹豫是不是叫个人过去看看时,墨竹就进来回话了:“奶奶,爷跟公爷一道出去了,估摸着会很晚回来,让奶奶先休息,不用等他了。”
楚宁了然,出征所涉之事众多,粮草兵马这些都是要点的,即便萧云珩作为此次出征的副将,那也是要很清楚这些才是。
楚宁原本想做个镇定的家属,准备到点就睡觉,以做一切如常之态,可谁知,头挨着枕头却怎么都睡不着。
辗转半夜方听到萧云珩回来的声气儿。
萧云珩以为楚宁已经睡着了,轻手轻脚走到床边拉起帘帐,低头正要看看的,却不妨直接对上了亮亮的眸子。
萧云珩轻叹:“怎还没睡?”
楚宁倏地一下起身,双手抱住男人强健的脖颈:“想着你,睡不着。”
一句话就像引线,直接点燃了男人的热情。
待到雨歇云收,已然半夜时分了,男人亢奋的还想继续抱着说话,楚宁已然累极睡了过去,萧云珩只得遗憾的抱着人儿也跟着睡了过去。
一.夜无话,早起夫妻二人相对匆忙吃了个早餐后,萧云珩就又出了门。
楚宁左右无事,干脆直接跑到罗夫人处说话。
婆媳二人要说的话不要太多,从添加行囊到这次出征的人数,主将、副将等等。
对于带队的将军们,楚宁尤其关心。
比如这次的主将征北将军乃是周贵妃兄长周文海,前军将军是庆安侯三子冯正吉,中军将军是老骠骑将军家的孙子等等。
楚宁听着听着,听出了点门道,因问道:“母亲,这次的人手仿若都是安王那边的?”
对于楚宁的敏锐,罗夫人很是满意:“嗯,这次出征兵部尚书力主的。”
而兵部尚书靳广涛是安王一系的。
也就是说这次出征安王一系是信心满满,所以心腹尽出,为了尽快的在军中站稳脚跟。
安王在勋贵中的势力甚是不弱,尤其是从此次出征将领配置就可看出一二。
一个主将,五路副将,总共六个人却是五个出自勋贵之家。
刨开萧云珩这颗钉子,其他四个全是安王的人。
楚宁忍不住低声轻语:“奇怪,安王怎舍得如此大手笔,难不成他笃定这次一定大胜,笃定能从中获利?”
一仗派这么多心腹,这要是不成,损失可不小。
罗夫人眼眸瞬时一亮,重新认识这个楚宁这个儿媳一般看了眼楚宁,低声道:“可不是,所以啊,老爷叮嘱云珩这次要格外小心。”
楚宁了然,可不得格外小心么,别人都是一家人,做事自然有商有量的,有个什么也会互相策应遮掩,而萧云珩就难说了。
在周文海他们眼里,恐怕萧云珩就是个探子,别说共进退了,不背后使绊子都算是好的。
楚宁连连点头:“是该格外小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