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叙明(90)

作者:客青观 阅读记录

那是一块玉佩

看上去有些时候了,至少十几天的奔波,不过这倒不是重点,重点是哪怕它身上已经覆盖了泥土也依然难抵上面若即若离的味道。

“小姐想必为突厥的事烦心,我差人在京中游走,这便找到了这东西”,脉婉惜低眉,把玉佩递给江缔。

“玉佩这等东西,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失主来了,不管怎样,好歹叫我弄清楚这上面是什么味道,什么花会有这样的味道”。

“这味道又不特别又不突出,要不是细闻实在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味道,不过依照我娘说的,至少京都乃至几方关口,长不出这样的花”。

江缔点头,玄七他们肯定是再没法分时间去办这个事了,不过脉婉惜的话倒是让她想到了别的“令堂懂这些么”?

脉婉惜道:“我娘年轻时曾四方游历过,”她脑海中不由出现某个在撷兰苑某处若隐若现的身影,那种视线也说不上忌惮,只是太过热切。

“小姐若想知道,不如去见见我娘”,脉婉惜说着,一边拉着江缔的手。

江缔的心情暂时只能用混乱形容,是脉婉惜的母亲为其一,其二她早年跟丈夫失散,独自将脉婉惜养到这么大,多半也是不愿见时候生人的,这么实在是唐突……

江缔回握住脉婉惜:“惜娘,令堂她……”

“小姐不必担心,我娘是知道小姐的,”脉婉惜笑道,拉着江缔往回走,用风传递她所言“娘其实一直想见小姐的,小姐做了她想做的事,怎会厌烦小姐呢”?

江缔或许明白是什么样的女子叫季玉山如此思念。

脉婉惜回头轻声道:“小姐做到了天下多少女子梦中之事,娘亲会高兴的”。

江缔默然。

这还不够,只她一人,还不够。

脉婉惜身份如此,于江缔可能帮不上什么大忙,但她脉婉惜从来就不愿意被身份困于一角,是伶人是女人又怎么样。

天下多少女子有心无力,才情能力比比皆是,可到最后,还是只能在编织的摇摇欲坠的梦境里毁于一旦。

花不该谢,太阳和月亮也永没有谁低谁一头的道理 。

第54章 败柳

江缔从来没有来过这间阁楼。

不管是第一次在月下相见的时候,还是后来每一次来到这里,那一栋阁楼都那么孤零零的立在边上,仿佛尘世间的一切喧嚣都与它无关。

但是现在,脉婉惜就在前面拉着她的手要跑到门口,被风吹起来的衣摆甚至还会倾覆过她们两个人拉住的手。

“惜娘,要不还是……”

“小姐不用推脱了,我们已经到了。”

这下江缔连拒绝的时间都没有了,因为那个阁楼的门已经打开了,带着神秘感的那个人也已经出现在她的面前了。

江缔一时间无法找到什么形容词来形容她,好像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或是什么乾坤局妙词,都无法形容那人给她带来的感觉。

脉婉惜确实是很像秦苑夕的。

秦苑夕斜倚在贵妃榻上,素色“的衣服铺满了整个贵妃榻,她头上只是简简单单的用一根木钗子挽了一个发髻,原本正在看着窗外的风景,随着门开的声音,那双眼眸也随之转过来,那种情绪是江缔说不清的,她整个人身上都透露着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之感。

“娘”,脉婉惜拉着江缔的手走过去,顺便关上了门:“这是宣威将军江缔”。

这下好了,江缔弄在原地,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先叫人还是该先干什么。

“久仰将军大名”秦苑夕说着坐直身子就要起来,江缔看她弱不禁风的身子,仿佛下一秒就要被吹倒了,赶紧上去扶住她的一只胳膊,把人还是按在了榻上“夫人不必起身”。

江缔看人坐好了,这才放开手,微微欠身,算是全了礼数,她本身又是长辈又是脉婉惜的母亲,二来毕竟有季玉山在,尘埃落定之后丞相夫人也受得起她的礼。

“惜娘,还不快请将军坐”,脉婉惜应声,拉着江缔坐在秦苑夕面前。

江缔心里忐忑,毕竟他虽然不是没做过准备要来见秦苑夕,但是这次说到底还是有些突然的,而且问题如果真问出来的话,大概还是有些突兀的。

脉婉惜能知道那么多东西,甚至对于边境的一些事情也有所了解,秦苑夕功不可没,而她的游历四方,对于江缔来说也是有用的。

可是秦苑夕虽然看上去像一朵被风吹雨打的花,但实际上却是任而东西南北风,跟脉婉惜一样,一身的硬骨头。

“将军是有事想问吧,”秦苑夕的眼中总是充斥着一种忧伤,她的声音温柔,可还是不免让人感叹一句卿本佳人,奈何天妒。

“是,”江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终于看进秦苑夕眼里“我想问,夫人对于坠崖一事,可否告知?”

说完江缔就有些莫名心虚,因为秦苑夕的眼神,她江缔生来接受过的视线多了,是在家里父母的照料,还是在京都中世家小姐的打量,是在战场上敌人的仇视,或者是在朝中的冷嘲热讽。

秦苑夕身上就像是背负着一段过往一样,有着十分沉重但又渊源流长的厚重感,跟她本人的柔弱比起来,就显得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奇怪感。

“将军不必忧心,”秦苑夕拉过脉婉惜的手,好像这样能获取更多的安全感“惜娘早就同我说过,将军心系家国,为了杂事烦恼,若我能帮忙,是幸事一桩”。

秦苑夕说着,回忆道:“那日我们随夫君进京,但是好巧不巧天逢大雨,我们走的都是山路,那时候风雨飘摇加上山路不好走,能平安走到京都外面已是万幸,虽然那个时候的马车置办并不坚固,但好在还是足以挺过那条山路。”

上一篇: 叶语浓时花簇簇 下一篇: 各得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