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叙明(136)

作者:客青观 阅读记录

就算早有准备,被证实的那一刻她还是接受不了,这么多年了,不管是宥阳公主,还是父亲和千千万万的将士,就因为这个疯子的无聊把戏,就因为一个荒唐祭祀,要赔上这么多人命。

若她没有发现,翊朝还要死多少人,是娘亲弟弟?还是黎明百姓?

又或者是,她藏在心中的那一丝月光?

良久,她睁开眼。

阿史那孚,你欠的东西,翊朝要一样样讨回来。

“将军,阿史那骨为何会出现在同河?他想要偷渡入京”?

秋娘一边研磨一边问道,本想着能有点阿史那孚的什么消息,结果等来的却是阿史那骨。

“因为他话只听了一半”,江缔轻笑“先前叫眠晚拿下封山,就是为了设局请阿史那孚入瓮”。

同河

“将军,东西已经送到江将军处了”。

陆迟正在上首擦着自己的剑,雪白的剑刃上流淌的鲜血甚至染红的衣裳——或者说,是他面前的一堆尸体染红的。

“送到就好”,陆迟还是很温润的模样。

如果忽视掉他脸上的血液。

“让人把这些碍眼的东西都处理掉,传我军令,凡是有人擅入的,格杀勿论”。

一群欺软怕硬的东西,一听说守在同河的是找将军,一个个振奋的恨不得明日就拿下翊朝,封山那里可是半点动静都没有。

可惜了,守在同河的是他陆迟。

平阳关

“作为长子,却处处被幺儿压一头,偏宠也罢,就连王位大权也在阿史那孚手上,阿史那骨肯定忍不了,但他又没那个脑子去明面上跟他弟弟硬碰硬,唯一的出路,就只有联合那些叛徒助他了”。

秋娘想起先前陆迟领军明明是前往封山镇守,那时她还疑惑,为什么反而找将军守同河,相较来说安全的封山却要陆将军这一员大将去守,现在看来,是她一开始就想错了。

江缔放下笔,将那快碎布折叠起来“我告诉阿史那孚眠晚在封山,按他的性子定然不会相信,可阿史那骨会,所以他会避开封山往同河去,但眠晚早就在同河等着了”。

怪不得那些尸体都这么惨不忍睹。

秋娘深吸一口气。

“不过现在阿史那孚应该也知道怎么回事了,再不动手,就由不得他动手了”。

对阿史那孚,越等下去越容易掉进他的局,只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获胜。

毕竟再给阿史那孚一点时间,被阿史那骨送来的先机,恐怕会被他成倍的讨还回去。

江缔不可能给他这个机会。

说起来还真是得谢谢阿史那骨没有半点脑子气性,宁愿出卖自己的国人也不愿意死去,好像苟且之后,他就能继续当他的突厥王储,继续享荣华富贵。

希望国破家亡那一日,他也能如此想。

有这么个哥哥,真是阿史那孚的福气。

“秋娘,这三封信,分别给眠晚,赵将军,和父亲送过去”,江缔拿上长枪“记住,每一封信,不要送错了,我可不想叙旧家书给外人看见”。

秋娘心领神会,附身称是。

江缔带着自己的枪往校场走去,如果心神能化作利刃,那么现在,阿史那孚定然万剑穿身。

一个阿史那骨,要你阿史那孚筹谋多久呢?

好戏,这才开场。

第82章 曾见

边境一直有个无人问津的小村落,叫隋叶城,落后封闭是这个地方的写照,可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什么地方能比的上它了。

不久前村里来了个外人,身披斗篷长相俊美,就是死活不记得自己从哪来,不过他好说话愿意帮忙,既然有这么个养眼的劳动力,村里的人都接受了他的存在。

毕竟马上就是河神祭祀,多一个人帮忙少烦一分心。

时常也会有人议论他是不是从哪儿来的公子,但多次见到他在山顶极目远眺甚至发呆出神的时候,都断言他不过是个傻子。

至少,他本人不知道。

平阳关

江缔平日里虽算不上不苟言笑,但是战事吃紧这几日也没那么随性,此刻却像个孩子般看着腰间的香囊,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千金宝物。

实际上,对于江缔来说,这脉婉惜亲手绣制的香囊,千金难求。

江缔叹气,赶紧打完仗回去,她柔弱不能自理……她的月亮还在家等着呢。

不过现在还得去办别的事。

江缔起身,面上仅剩一点的柔软褪去,代替的是冷漠。

她要去会会“故人”

军中本来是有专门关押战俘之地的,不过碍于阿史那骨“身份特殊”,区区脏乱之地,怎么能配的上他突厥大王子。

阿史那骨此刻满身血污的坐在墙角处,周边除了乱走的老鼠脏虫,还有专门的一份大礼——阿史那骨部下的头颅。

该说不说这实在是个惊骇的画面,一个缩在墙角的人,满地死不瞑目的头颅。

阿史那骨吓不吓死不清楚,江缔反正是没感觉。

“抬起头来,看着我”。

江缔不知何时站在阿史那骨面前,身上披着一身黑色斗篷,腰间的红锦香囊在昏暗的环境中异常显眼。

她漠然,居高临下的看着眼前的人。

阿史那骨似乎是累了,又或者是知道自己早就无力回天了,怔怔地看着江缔“要问就问”。

江缔嗤笑出声,她将手上的箭矢扔到阿史那骨面前“现在你在我手里,是生是死我说了算,你以为自己还能有什么商讨的余地”?

阿史那骨不甘心的动了动唇,最终还是一字未言。

上一篇: 叶语浓时花簇簇 下一篇: 各得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