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惊山语(95)

作者:时道 阅读记录

江守君勾了勾唇角,轻轻笑了一声,只是笑意不达眼底。

*

东方光影惺忪,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住。

楚州衙狱,那位“贵不可言”的北海司主,在监牢里破烂不堪,夹杂腐味的草席堆上转醒。

顾淮音灵台混混沌沌,双目一时也难以聚焦。

“太荒唐了。”她莫名其妙地想:“我这是存了什么死志,还真去当和尚了?”

她勉强撑着腐朽发霉的牢门起身,余光瞥见地上薄光,定睛瞧了瞧才发现是那支白玉笛。

那笛子半浸在牢狱肮脏积水里,但仍能看出其质地无瑕,洁白如霜,周身覆盖一层灿灿金光,是个难得的神器,和一同落魄的司主罔悬在一起对比,显得有神性多了。

原本是徽南君虚相化本给她作身体使的,如今安安分分躺在她身边那的破草席上……活像被她糟蹋了一样。

顾淮音不甚讲究地将白玉笛捡起来,用衣袖擦拭干净了,心道:这回真得赔人家个新的——反正要是换做自己吹这糟瘟笛子,她断然是下不了嘴的。

出神间隙,有脚步声由远及近踢踏着过来,是两名狱卒。其中一个腰间挂着大串铜质钥匙,随着走路动作叮铃哐啷,在长窄的牢狱长廊里响个没完。

她长叹一声,随后施了法术将自己变作那和尚模样,好让自己挑不出破绽。

和尚长相端方儒雅,前一阵子因虚相化本的法术快消散了所以才是个半死不活的样子。

顾淮音很细节地把那副颓靡不振的模样变出来了,脸色灰白,靠在牢狱斑驳硌人的墙上,修长双指夹着这白玉笛子往身后藏了藏。

原本想这两位狱卒大哥只是来巡视的,等人走了自己再用法术偷偷跑出去。不料那铜锁晃悠到她牢门前停下不响了。

窸窸窣窣一阵,牢门被打开。

“对不住了大师,将您平白无故关了这么些天。”那狱卒去解开她手上镣铐,一副牙疼的表情。

上头这是办的什么事啊?怎么连到底有没有人放火都查不清楚。

顾淮音断然没有注意到这狱卒满腹牢骚,她虽然重获记忆,知道了睐山里的始终,但对这和尚之事一点也不知道。

甚至连他是在哪间庙里出的家也不清楚。

见和尚半晌不回应,狱卒也只无奈道:“大师受苦了。”

顾淮音把眉头皱了半晌,猛然又想起睐山种种过往,被她默不作声压下去了。心说这牢狱之灾算得了什么苦呢。

于是干巴巴搪塞道:“不算什么苦楚。”

“大师洞悉世间苦难,想必是您早就修成佛法了。”狱卒看不出她神情有异样,自顾神叨叨念了两句“大善”,心里正庆幸这位只留着一口气的“高僧”没在衙狱中出什么事。

搞不太清状况,顾淮音只好真把自己当了和尚,人五人六装模作样地双手合十:“施主,若心中有为法,无论身处青灯古寺又或阿鼻地狱,可见四周天地皆作如是观。反之心中无为法,不过是被罩在墙砖之下死守衣钵,又怎能说是皈依佛法呢。”

“我见你颇有佛缘,若有机会可以一叙。”

楚州对寺庙僧人本就敬重,狱卒虽听得云里雾里,还是受宠若惊地回道:“多谢大师指点,日后我自当去缙云寺里拜会您。”

顾淮音似笑非笑,从他话语里抠出“缙云寺”三个字来,旋即对着两位狱卒一点头,跟着出了衙狱。

外头天色暗下来,雨虽停了,但路仍是潮湿泥泞的。

一抬头,望见不远处青衣缥缈,徽南君清冷俊秀面庞与昏暗阴冷的衙狱格不相入。

顾淮音看见他在也不觉惊奇,微微颔首示意,双手将白玉笛交还给姜邑尘。“对不住,下次赔你个新的。”

姜邑尘伸手接过,大方一笑:“我也不是个惜物的,何况这笛子也没落个残缺,有什么好对不住的。”

“徽南君远道而来,恐怕不单是为了向我讨还这白玉笛子吧?”

姜邑尘收敛笑意:“嗯,上次在江南时你同我说世间灵气浅薄,我长居徽州监守长江一带确实不曾发现过什么异常,便想着天下水系相承,也算是共荣共损,怕有人趁你这北海司主侘傺潦倒之时上下其手,就一路追溯到淮水来了。”

“除此之外,我儿子在朔州,倒是离楚州不远,我打算去看看。”

顾淮音点点头道:“嗯,也好,承你的恩情我都记着,眼下不便奉陪,那先就此别过吧。”

“等等,你去哪?”姜邑尘伸出白玉笛顺势往她身前一拦,才发现顾淮音仍顶着个和尚模样,根本没打算变回来。

顾淮音知道他在想什么,无非是怕自己一时冲动。“我没打算现在就跑去褚源找不自在,我去缙云寺里看看。”

姜邑尘一愣:“缙云寺?”

等他还没摸索出个所以然来,那沾了仙气的和尚不知何时已经踩着尘土走了。

*

缙云山上石阶数千,小径无尘,两旁云松苍苍,近闻寺中撞钟沉沉,远听山下淮水泱泱。唯有虫鸟寂寂。

即便是寻常香客,也能在缙云山中体会到“出世”之旷达。

顾淮音拾阶而上,步伐虽不至于匆忙但也不徐。她眼下可没工夫管什么“出世”“入世”的,更分不出一眼来走马观花。

入了缙云寺仍是那和尚扮相,原本在院前扫地的几个僧人见他不打招呼就进来,只抬头看她一眼就继续忙活自己该干的,谁也不觉得奇怪。

廊下跑过来一个半大的小沙弥,七八岁的模样,身量还不及她的腰。

上一篇: 离婚搭子的带崽日常 下一篇: 桃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