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随军年代文二代躺平日常[六零](12)

作者:最近爱吃酸辣粉 阅读记录

夏军山点头道:“是的,我刚来那会她还给我送过蒸的馒头,味道一绝。”

孟钰菲想起夏军山的老家在北方,更喜欢吃面食,下次有机会倒是可以向张大嫂学学蒸馒头,她心里想着。

往前走两步就是陈副团长家,他家院子里不像张大嫂家种的全是菜,空荡荡的一片。开门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女人,穿着粉色碎花长裙,齐肩长发披着,头顶戴个绿色发箍。

她的视线在接触孟钰菲的时候,上下挑剔的扫视一番,皱了皱眉头,下巴也不自觉扬起。

“干嘛?”语气毫不客气。

夏军山的脸刷的就沉了下来,早听说这陈副团长家的眼高于顶,不好相处。以前没接触过,今天看来果然如此。

把糖送了后,两人也没多和她说话,直接就离开了。

夏军山对孟钰菲道:“这陈副团长家的真的和传闻一样,古里古怪,以后还是少和她打交道。”

孟钰菲道:“知道了,这种人不用理会她就好了。”

走到韩团长家门口,正好碰到回家的韩建红,夏军山喊住她道:“建红,你姨在家么?”

韩建红摇了摇头,“芳姨带弟弟去市里了。”

夏军山道:“这是你孟姨,”把手上的糖果递给了她,“今天刚搬过来,以后有空来家里玩啊,这糖是你孟姨从老家带来的,尝尝。”

夏军山和韩团长是平辈,对他的女儿自然是长辈自居。

韩建红接过糖道:“谢谢夏叔,孟姨。”

“嗯,你回家吧,我们还有事,先走了。”

离开韩家,一家三口向供销社走去,对上孟钰菲询问的眼光,夏军山解释道:“刚刚那孩子是韩团长的女儿,她说的芳姨是她后妈,韩团长是二婚。”

“哦,这样啊。”孟钰菲点点头。

韩建红站在家门口看着远去的一家三口,心里暗暗想道:谁能想到,看着幸福的一家子最后竟落得个那样的结局呢。

夏沁沁调皮的拉着爸妈的手边走边荡秋千,突然,她停了下来,抬头好奇的问道:“妈妈,什么是结局啊?”

“嗯?”

“结局,是什么意思啊?”

孟钰菲不知道女儿怎么突然想问这个问题,但还是想了想解释道:“唔,就像你听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后乌龟赢了,这就是结局。”

夏沁沁歪了歪头,又问道:“那我们一家三口的结局是什么啊?”

夏军山抱起女儿道:“是快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说完看向孟钰菲的眼神,轻轻道:“是吧。”

孟钰菲看着他深邃的眼眸,微微一笑,“是的。”

夏沁沁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心想刚刚的姐姐说话声音真小,只有自己听到了,爸爸妈妈都没听到。

第7章 供销社采购

出了家属大院,沿着石子路走五分钟就到供销社了。

现在已经九点多了,早上来买菜的人都散了,卖菜的摊子上还有零星些被挑剩下来的蔬菜,肉却是一点也没了。

天气热,肉没法长时间保存,每天的量都是定好的。

旁边的水果摊倒是还有挺多存货,打眼看过去种类还挺丰富。

“呀,草莓!”夏沁沁眼睛一亮,认出来去年吃过这个好吃的果子,“妈妈,我要吃草莓。”

孟钰菲带着女儿上前问道“请问这草莓多少钱一斤?”

“三毛钱一斤,我这就剩这些了,大概两斤半,你要是都买了,我给你算两斤怎么样。”

水果摊后面是个年轻的姑娘,梳着一条长长的麻花辫,黑黑的皮肤,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说话轻快又响亮。

孟钰菲看这些草莓个头又大又红,新鲜的很,点点头道:“好,我都要了,不过我没带东西装,要不你等我回家拿个盘子。”

“嗐,不用那么麻烦,我这有草框,专门用来装草莓的。”说着从身后拿出一个用野草编制的小框,海碗大小,正好把草莓全装进去。

孟钰菲捧着草框看了看,道:“这编的很巧,费了不少功夫吧。”

女孩笑道:“这不费什么功夫,我半天就能编十几个呢。阿姐,你是新来的军属吧,看着眼生。”

孟钰菲点点头,“今天刚来。”

女孩道:“我叫郑三妹,专负责在这卖水果,你以后有什么想吃的水果可以提前一天和我说,我们公社那边什么水果都有,每天都是一大早社员们现去摘的,可新鲜了。”

岛上的水果各式各样,居民们也吃不完,公社就想了个法子,和供销社合作,每天在门口摆个摊子卖水果,主要客户人群就是家属院的军属们。

这郑三妹就是公社选出来卖水果的人,主要是因为她普通话好,人也机灵,又会算数。

每天不用出海打鱼,也不用补渔网晒海货,在这坐着就有公分拿,郑三妹很喜欢这份工作,工作态度很积极。

她看孟钰菲穿着不俗,蓝色衬衫配黑色裤子,觉得比她见的那些穿布拉吉长裙的还好看。而且这阿姐刚刚眼睛眨都不眨的买了两斤草莓,看来是个可发展的大顾客。

夏沁沁凑上前好奇的问道:“你家有菠萝么?”

她来之前听小舅说了,到这里可以吃到酸酸甜甜的菠萝。

郑三妹忙连连点头道:“有的,不仅有菠萝,还有芒果、石榴、莲雾……对了,过几天荔枝就上市了呢。”

她一口气说了一连串夏沁沁听都没听过的水果,惹的小丫头咽了咽口水,感觉都很好吃的样子。

“哇……”

孟钰菲和夏军山好笑的看着女儿睁着滴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女孩吧啦吧啦的报水果名,一副要流口水的样子。

上一篇: 野枝逢生 下一篇: 我在修道院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