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15)

作者:九月有衣 阅读记录

【那客人看相真准?】

【没错,英布认为这就是天意,他称王的机会来了。为了称王、为了一步登天,他必须效忠秦二,这就满足了第三个特质:忠诚!】

【去他的一见钟情,这才是真正的秦二啊啊啊!】

原来不是主动忠诚啊。

在部下们善意的哄笑中,英布言之凿凿:“忠诚这种事情,怎么能看原因,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他被秦二算计——

试问这普天之下,有谁会不愿意被算计为王?

………

对于秦二,嬴政早就有十分的满意。

哪怕这个女儿对他并不恭敬。

——相比扶苏的恭敬,不恭敬也好。

“借用谶语不过取巧,无法令人归心。”

接触得越久,嬴云曼就越了解祖龙,甚至能从这毫无波澜的语气中听出“果然是个小孩,做事不够稳妥”的嫌弃与一丝诡异的……优越?

“臣受教矣。”

她当然不会指望一个谶语就能收服英布——英布在刘邦麾下还上演了造反-被杀的戏码,明显不是忠臣人设。

就算是史书盖章的忠臣,嬴云曼也不会给出五分以上的信任。

她没那么幼稚。

………

想到其中隐患的智者不少。

若英布和秦二一样有“反骨”,借秦二之财养独夫之兵,秦二又该如何处置?

谶语只是刑而为王,可不是“尊秦二则刑而为王”。

但天幕早就给出英布战功封王的结果,只能感叹天意在秦二:她挑中的英布确实是忠信之士。

连项羽也在项梁的谆谆教导中知道:绝不能单以谶语用人。

如今天幕将英布际遇公之于众,天下恐怕会涌现无数“得谶之人”。

比较特殊的是才能出众的韩信——

他不仅认为秦二用人毫无问题,还给出极高的评价:君以诚待将,将以忠侍君。

【老师等一下!我有问题!】

【我记得秦二是荀派啊!她信性本恶的啊!她怎么会草率地把燎原一营交给初次见面还犯过法的英布?】

【这位同学问得好——这当然是因为秦二还有后手。】

【那就是她超前的治军理念:为军队配备指导员。】

英布疑惑地看向指导员,实在看不出这扛不住他几拳的“文弱”指导员能算什么后手。

——文弱只是对比英布本人,指导员和一营同吃同睡同训,绝对是优秀的士兵。

指导员露出和善的微笑,英布心中恶汗。

瞬间想起了被“抄写营规”“当众检讨”支配的恐惧。

一营成员……不,现在已经知道自己是士卒的士卒们若有所思。

指导员的指导卓有成效,他们比“屡教不改”的英布更快想明白天幕在说什么。

假如英布要背叛燎原,自己是跟随还是阻止?

………

李斯心中一震:秦二是荀派?

她崇儒家?

他师从荀子,但不代表他认同老师的理念。

纵使知道这个消息,李斯也不敢再因学派之争干涉帝储之选。

等想起确立以法治国的《秦宪》,他更是无需忧虑。

是了,老师认为人性本恶需要教化,而他和韩非都是在老师的影响下转向法家。

故而秦二崇儒却不抑法。

嬴政罕见地出现了恼怒这种情绪,周身气场似乎瞬间降温几度。

嬴云曼无奈。

又不是她让祖龙好为人师再被打脸的——她可是虚心接受指教。

谁知道论坛紧接着就进行补充,以至于她方才的受教搞得像在反讽?

扶苏苦笑不已,丝毫没有为云曼也崇尚儒家而喜悦。

他尊敬孟子,信的是人性本善。

后果是放任胡亥残虐手足。

………

叔孙通狂喜!

他正苦于儒家学说没落,结果秦二崇儒!

不管孟派荀派,既然是儒学传人,便是儒家兴盛的机会。

“既然尊我儒学,她为女子怎能不‘三从’……”

“住口!”叔孙通勃然大怒:“你走吧,此后你不再是我的弟子。”

他怎会教出这样蠢笨的学生!

儒家内部派系复杂本就内争不断,秦二这种既是君王又是女性的情况,更是引出儒学各派之间激烈的唇枪舌战及拳脚交锋。

………

秦二的理念倾向引发儒法两家轩然大波的同时,兵家也被天幕之说惊动。

创造绳梯并不能体现出秦二在军事上的才能,但后世盖章“超前”的治军理念却可能引发兵法之大变。

无论是李信、蒙恬这样正统兵家出身,是韩信这样自学成才,还是项羽这样不学也天赋异禀的将才,都在此刻为之肃然。

指导员?

顾名思义,或有指示、指导的意思。

若是通过指导将领来防止兵变,这与监军何异?

监军尚且对军队的影响有限,何况秦二此时并非君王,她派遣的监军又凭什么来阻止将领叛变?

【在同时期的军队能达到令行禁止就已经是精锐之师的时候,指导员在训练之余给将士们扫盲答疑、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复盘每一次的战斗等等。】

【这使得燎原一营总体军事素养超群,随便一个服役两年以上的士卒都是百夫长起步的水准。】

【假如士兵或他的家属遇到困难,指导员要负责解决或上报燎原甚至联合星火一起处理。】

【燎原部五营更是专门负责阵亡士卒家属的抚恤与后续照顾,如果出现鳏寡孤独——还有养济院兜底。】

【这个时期的指导员也都是养济院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