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无数星火部的商人以钱、以人脉为他们开道。】
【这就是星火燎原!】
【纠正一下,秦历16年初燎原二营就已经改组成更恐怖的部门:青玉案。】
青玉案上一次出现在天幕上,是在为处决韩信的善后做预案。
只是秦二放过了韩信。
萧何至今都没看明白秦二的细作是怎么行动的。
什么叫“成建制”?
什么叫“渗透得跟筛子一样”?
但他看得懂“无数商人以钱和人脉开道”是怎样的后果。
秦能顺利覆灭六国,就和六国收受贿赂的臣子有很大关系。
所以故道守军就是这么变成秦二部下的?
………
嬴政思索片刻。
他认可燎原二营的能力。
但他不认为其有天幕所言那般“恐怖”的手段。
至少秦二无法让燎原二营渗入他治下的秦军。
那只能说明:
这所谓的“汉军”,不值一提。
只是胡亥太愚蠢,才将民心拱手相让。
——这是完全没考虑自身民心的多寡。
燎原二营最大的缺点是人太少。
在祖龙治下,能被嬴云曼放进二营的必须同时满足在养济院长大、有良好的守秘意识这两点。
青玉案时就无需第一点,必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
但秦二不是刑侦出身也没学过情报学。
燎原二营和青玉案之所以在后世有这样的威名……
那大概率是因为她“洞察先机”。
嬴云曼知道项羽和刘邦是最后的对手,这两人一旦起义,她就会安插大量细作到他们身边。
二营的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大概率会被留在后方处理政务。
他们又是最早加入楚汉的人,天然更受信任。
等到项羽刘邦称王,这些细作必然在二人阵营里身居高位。
才能有震撼后世的“恐怖”。
看到青玉案的能力,韩信对他们的最后一丝芥蒂尽去。
能够获取敌军的驻防图,还能换掉守军为燎原军的奇袭提供掩护。
青玉案并不是单纯对内处理将领的“部门”。
可用。
【内院起火,汉军无暇援楚,等到秦军灭楚,刘邦就只能放弃汉中郡,退守巴蜀。】
【为防止再度出现巴郡也被秦军偷袭,张良建议刘邦毁掉巴郡与汉中郡的通道。】
【然后萧何就收到一个名叫黎昱的商人送来的信:如果刘邦敢毁路,秦二就把他的父亲妻子儿女全抓过来修栈道。】
【——这些人全在沛县,当时真就都在秦二的控制下。】
【秦二的逆鳞:别动我的路!】
【讲道理,这时候这路归属权难道不是邦子哥的吗?】
【讲道理,秦二眼里整个大秦都是她的,这路只是暂时被邦子哥占据了而已。】
吕雉脸色一黑。
刘邦吓得额头上直冒冷汗。
他怕的不是秦二的威胁,他怕的是他不怕秦二的威胁!
【最搞笑的是这句话其实只是给萧何看的,因为秦二压根就不信刘邦会为了家人放弃事业。】
【星火部没法把信交给刘邦,就只能委托萧何转交。】
嬴云曼当然不会信。
刘邦被楚军追杀时把儿女往车下扔,这事可太有名了。
为了宠妾想废太子,结果宠妾被吕雉做成人彘,那也非常有名。
还有什么来着?
项羽抓了刘邦的爹来威胁刘邦,刘邦回了句如果项羽煮了他爹,那请求分他一杯羹。
就这么个人才,能指望拿沛县的亲属威胁他?
………
“这……我是相信秦二世的仁德啊!圣皇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
刘邦迅速为自己找补。
吕雉冷哼一声。
她能不知道刘邦是什么样的人?
萧何叹气。
商人见刘邦不好见,见他这个主管民生的官员确实容易。
他收到这封信,也只能立即去找刘邦。
不管刘邦怎么选,他不及时送达,罪责就得他来承担。
【秦二真正说动刘邦的,是她承诺不会主动进攻巴蜀。不让他毁路,只是担忧一统之后得征发大量徭役重新修路。】
【邦子这么傻白甜?这也能信?】
【口头说邦子当然不信啊。】
【秦二让大部分燎原军退出汉中郡,只留下三支千人营驻守。】
【她还允许巴蜀也在汉中驻扎一支千人军,时刻与巴蜀保持联系,来确保她无意攻巴蜀。】
【估计邦子都被秦二震撼到了——这是什么作死行为?】
嬴政自是不满秦二如此大意。
若不是细作之功,英布绝无可能轻易攻下汉中。
这种取巧可一不可二。
若大秦势弱,刘邦必然再据汉中!
南越闽越不足为患,秦二应该立即命韩信攻打巴蜀,在绝对的兵力差之下,巴蜀再易守难攻也守不住。
以降卒攻巴蜀,纵有死伤又如何?
秦二想要攻心取巴蜀,不过是太过看中胆敢造反的贱民。
嬴政有心要出言教导,却又想起天幕对秦二的评价:
天生圣皇。
……罢了。
嬴云曼敢这么做,自然是足够相信燎原军的战斗力,和燎原二营、这时候应该叫青玉案搜集情报的能力。
刘邦若要调兵攻打汉中郡,她必然会提前知晓。
还有以三千对一千——
这可是三千燎原军,她难道还不够稳健吗?
………
秦二无意武取巴蜀。
“攻心……巴蜀和大秦没有断开联系,秦二才能攻心啊。”
即便倒推出秦二的谋划,陈平还是为她的自信而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