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说,怕爷忘了她,就用情诗寄相思,但格格实在不会作诗,就随便抄了一首,还说意思到了就行了,不必拘泥谁写的。”
董嬷嬷:“……”
她现在知道为何刚才杏雨她们为什么会是这个表情了。
董嬷嬷忍不住想要扶额。
想说这耿格格聪明吧,也的确聪明,知道用这偷梁换柱的方法来鸿雁传书,只是……
抄一首古人的诗这种做法,是不是太敷衍了些?格格真的在意爷吗?
不管不管在不在意,董嬷嬷已经能想象到自家爷收到书信后的表情了,而什么都不知道的苏培盛,怕是又要挨骂了……
而什么都不知道的苏培盛在送了东西后,就径直回京城了。
苏培盛到工部的时候已经时下午,忙了一个上午的胤禛此时正在一个单独的小隔间里用着从自家府上送来的晚膳(清代晚膳一般都是下午两点左右)。
看到苏培盛来,就问起了耿梨的反应。
当得知耿梨在收到他派人送的那些料子补品后兴趣缺缺、反而一个劲暗示应该吃食之后,胤禛脸都抽了。
早知道是这样,他就不可怜她了,随便从厨房拿些吃剩下的糕点饽饽打发她算了,还省事。
“不过,格格虽然看着对这些东西兴致不大,但是对于爷送她东西这事,格格还是相当感动的。”眼看着自家爷的脸色又要黑了,苏培盛连忙补救道。
“这不,格格还亲手写了一封感谢信,临行前让奴才务必要交到爷您的手上。”说着苏培盛从袖中拿出那封耿梨写的信,恭恭敬敬地递了上去。
“是吗?那我倒要看看她能写出什么感谢的话来。”
听说耿梨还亲手给自己写了感谢信,胤禛心中的不满不由得消了一点,但是还是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有些嫌弃地说道。
虽然语气听着挺嫌弃的,但是胤禛手上的动作却不慢,接过信后三两下就拆开了信封。
只是当他看到信上写的内容时,胤禛瞬时瞪大了双眼,随即手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起来,脸却慢慢地红了起来。
这……也叫感谢信?
“……爷?格格写的感谢信有什么问题吗?”苏培盛愣愣地看着自家爷脸色红了白白了又红的,心里却忍不住地咯噔了一下。
不就是一封感谢信吗?为什么爷会是这个反应?还是说,格格在里面写了别的?
果然,下一秒,胤禛“砰”地一下重重地拍了面前的桌子,桌上的筷子蹦地直接滚到了地上,而胤禛就像是没看到一般,涨红着一张脸咬牙切齿地瞪着苏培盛问道。
“这就是你说的感谢信?”
苏培盛这下可以肯定格格肯写了别的什么了,不然爷不可能会被气成这样,心中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同意给爷带这封信,现在连他都倒霉了。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不敢多说什么,当机立断跪了下来请罪:“爷恕罪,格格只是说写了些感谢的话给爷,奴才身份低微,也不敢看格格的信,就直接带过来了,也不知道格格在信里写了什么冒犯了爷,还望爷千万保重,不要气坏了身子才好。”
胤禛自然也知道这事怪不了苏培盛,只是因为太过恼怒而忍不住迁怒于他人了。
其实不止是恼怒,更是因为在看到这“感谢信”后心中生出一丝隐隐约约的羞赧,让他不得不用愤怒而遮掩。
意识到自己反应过度了,胤禛努力平复下心情,冷着脸恶声道:“行了,这事也不能怪你,起来吧!去找根蜡烛来。”
“是,爷。”见爷终于消气了,苏培盛狠狠地舒了一口气,连忙去找蜡烛。
苏培盛找来一个烛台,点上蜡烛,胤禛拿起耿梨写的“感谢信”就要送到烛火上,却不经意瞄到了信上面那娟秀的字迹后,脑中不由得浮现出耿梨见到自己时那欢喜的样子,忍不住迟疑了一下。
“爷,怎么了?”见胤禛举着信迟迟没有动,苏培盛有些奇怪,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我只是突然想到,她兴冲冲地给我写了信,要是真把这信烧了说不定反而会激怒她,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反正不过是一封信罢了,留着就留着吧!”
说着胤禛自然地收回手中的信,然后折叠起来藏进袖中,神色淡然。
苏培盛也没怀疑,恍然道:“还是爷想的周到。”
的确,不管信上写了什么,到底是格格的一片心意,真是真给烧了,还不知道出什么岔子呢!
“咳咳,行了,给我重新那双筷子吧!我要用膳了。”胤禛轻咳了一声,正襟危坐。
“奴才这就去。”
苏培盛出去之后,隔间顿时又只剩下胤禛一个人了,胤禛又从袖中掏出耿梨写的那封信,忍不住轻轻念出了声。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①
“呵呵,这是打算用这种方法和我培养感情吗?也不知道该说你聪明还是笨呢。”
胤禛轻笑一声,语气似有一丝轻蔑之意,手却慢慢地从信上的字抚过,眼中更是闪过一抹他自己都没有发现的温柔。
又是忙碌的一天,等胤禛再次回到贝勒府时,天不出意料的又黑了。
不过和昨天不同,今天他刚进门,就又被早已在大门处守着的乌拉那拉氏的人请到了后院。
虽然忙了一天很是劳累,但是出于对这位嫡福晋的尊重,胤禛还是来到了后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