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本喵除了躺平也略懂权谋(35)

作者:岁时早起 阅读记录

“平王抓到的四名刺客呢?”封十二又问。

封云兮看他一眼,没有说话。

封十二扬了扬眉:“有问题?”

封云兮道:“死了。”

“死了?”这回不只封十二惊讶,就连秦时月也差点站起来。

她难以置信地看向丈夫:“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

“我也是今早才知晓。”封云兮扶了她一把,让她在椅子上坐稳,“你们还在围场那日,陛下就命人将刺客秘密押送回京,交给大理寺审问,但他们刚进大理寺就毒发身亡。”

“中了毒?”秦时月很快冷静下来,她能成为太子妃,自然然不是泛泛之辈,当即想到其中关窍,“是早就服了毒,还是后来被人下毒?”

“还未可知,”封云兮自嘲地笑了下,“此事陛下早已知晓,刺客既死,平王对我的控告更成了空穴来风,所以他并不急着处理此案。我若一再探查,难免惹他不快。”

说到这儿,他又看向封十二:“这消息封锁得很严,就连老师也不知情,否则他不会助你在朝中对付平王。”

御史大夫顾清明亦是站在太子这边,他将封十二推出去不过是想借力打力,如果刺客已死,平王的证人没了,此案成为悬案,正好遂了皇帝心意。

然而皇帝将刺客之死秘不宣发,反而促成今日的结果:太子仍然无事,平王却被封十二翻出了老底。

“不过按刺客的供词,他们一行五人,在围场逃了一个。”封云兮道,“若能逮住那人,说不定能查清真相。”

方桐睡在秦时月腿上,闻言一个支楞竖起耳朵。

不,逮着她也查不出真相,刺客丙七就是个充数的,她什么内幕也不清楚。

想到这儿,方桐一阵懊恼,这具身体的原主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身为杀手组织的一员,好歹也得摸清脉络,上下打通关系,才能保证危险的任务落不到自己头上,就算落下来了,有备无患总好过闷头送死。

她无奈地抖抖胡须,就听封十二问:“逃掉的那名刺客有何特征?可有追踪的线索?”

封云兮摇了摇头:“只听说是名年轻女子,名叫丙七,功夫不高,脑子也不太好,出师不到一年。”

方桐把脸搁在爪子上,默默叹了口气。

听听,这都什么评价,她明明记得丙七和那几名刺客不熟,看来不熟的只有丙七,另外几人早把她一眼看穿,说不准在白鸟阁中,她的菜鸟之名如雷贯耳。

“既然功夫不高,脑子也不太好,怎被派来执行这么重要的任务?”封十二追问,“刺杀皇子不是小事,有这种人在队伍中,只会成为拖累。”

方桐斜瞄他一眼,对对对,是拖累,但你们怎么也想不到,她还没成为拖累就突发心疾死了,而且最先暴露的人不是她。

秦时月在此时插话:“白鸟阁在道上名声颇响,但很少会对官员下手,这桩委托涉及皇室纷争,他们怎么敢接?”

方桐跟着点头,是啊,黑道永远干不过白道,朝廷再不济,手里握着军队,白鸟阁的首脑就不怕惹怒了皇帝,一声令下将他的老窝端了?

话说回来,白鸟阁的总部在哪儿?方桐翻翻丙七的记忆,果断放弃。

她这魂穿比身穿好不到哪儿去,一点儿占据先机的优势都没有。

她耐着性子,继续听三人议论。

“白鸟阁成员一向行踪成谜,他们在安水县的据点撤走,定是知道刺杀失败,”封云兮道,“可惜平王将此事嚷得人尽皆知,当日在围场那么多人,查不出是谁走漏了消息。”

说话间,太子府的大管事来到门外,轻声道:“殿下,刚才收到一份急报。”

“何事?”封云兮问。

大管事进屋来到他跟前,神情微肃:“吏部来报,孟选义于回京途中……暴毙。”

第31章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回程的马车上,方桐比来时少了兴奋,多了凝重。

窗内车帘紧闭,一丝光亮从窗帘晃动的间隙透进来,又倏地变暗。

封十二的脸隐在黑暗中,锋利的眉眼微垂,像一把入了鞘的剑。

方桐看得出他心情不好,孟选义死了,死在这关键时刻,差一点就把平王遇刺案推到另一个走向。

四名刺客中毒身亡,唯一能证明太子清白的官员离奇暴毙,往好了想,此案彻底成为悬案,往坏了想,肯定会有人借题发挥,控告封云兮做贼心虚杀人灭口。

好在封十二今早提前发难,让平王自顾不暇,否则等不到明日,弹劾太子的奏章就会堆满皇帝的案头。

即便如此,孟选义之死仍让人如鲠在喉。

那是一名朝廷官员,谁这么大胆子敢将他置于死地?

刚才在太子府,几人听到孟选义的死讯,都认为这不是一桩意外。

他们怀疑此事与平王刺杀案的真正雇主有关。

可纵有再多怀疑,幕后那人的身份仍然扑朔迷离。

这才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对付一个看不见的敌人比对付张牙舞爪的平王难多了。

封十二从太子府出来就一直面沉如水,方桐实在受不了车厢里的压抑气氛,甩甩尾巴,从窝里跳到窗边的座椅上。

她扒拉了一下帘子,试图放进一些光亮,布帘被她拽得左开右合,她的身子也跟着从东边滑到西边,从西边溜到东边。

“唰”地一下,布帘被她彻底拉开,一蓬天光泄了进来。

刺眼的光芒让封十二眯了眯眼。

马车行驶在闹市间,吆喝声、说笑声,如流水冲入耳中,他目光一动,就见小猫挂在窗棂上,卯足了劲儿地将脑袋塞出镂空的窗棂,朝外四下张望。